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培育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3期   作者:杨海波
[导读] 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时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其重要保障。
        杨海波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时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        其重要        保障。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孕穗拔节期”,对其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具有重要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时代选择。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自信  大学生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丰富文化宝藏的信念感,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认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 文化自信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内在基础和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既具历史性又具现实性的问题,文化自信的重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之基,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力量。青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的“孕穗拔节”关键期。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建和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不仅带来经济繁荣和发展,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冲击、碰撞和交流。全球化时代信息共促共享共融,各种文化力量交织渗透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诱因。“这些受众在接受的同时产生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渴望、向往,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产生自上而下的冲击力,乃至于造成该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危机。”[2]信息化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广泛的政治格局,或以文化交流的口号进行异域文化宣传和渗透,或用一种全新的科技产品来占领文化市场主体,不仅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而且还造成他们对异域文化的青睐与向往。特别是随着全程、全息、全能新媒体的出现,网络已然成为意识形态入侵,思想渗透和价值观输出的新方式。大学生无日不上网,无时不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活跃“居民”,他们刷微博、晒朋友圈、转发“雷人雷语”,同情“草根”,对新鲜刺激的网络内容缺乏科学的辨别力,极易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撼动,从而削弱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事物两面性的辨析力和分析力,感性冲动,控制力差,在某种程度上易受到各种文化力量的影响和波动。具体来讲,表现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出现了怀疑和淡化倾向;对传统文化的贬低和失语;民族认同感的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疑;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潜在威胁。大学生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和人才储备,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
        从国内来看,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我国就处于改革发展的动态中。从牛耕人力的农业到现代化工业文明,从集体所有制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一元文化的发展到多元文化的并存,市场经济不仅出现欣欣然良好发展的态势,而且深刻改变着全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发展方式的快速化,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人口群体的复杂化以及交往范围的广泛化必然产生思想的多样化、文化背景的敏感化、利益诉求的复杂化。追逐利益最大化、追求数量和效率等市场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得失观、荣辱观、金钱观、幸福观等背道而驰。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各种自由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出来,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新儒家思潮、民主社会主义、老左派思潮等涌现出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由于思想敏感、缺乏对市场经济的全面认知和审思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和思潮缺乏辨析力,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割裂。一是理想信念割裂。部分大学生由于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科学认知,对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持怀疑态度,不能很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承转化,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观失范、道德沦陷和生活方式拜金化倾向等,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二是文化传承割裂。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官员腐败、道德滑坡、市场失灵、规则滥用,人浮于事等不良现象,部分共产党人坚守不住政治立场,把握不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自觉不自觉地做出了很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面子工程、政绩项目,道德伦理观念发生严重的变形,唯利是图、钱权交易、贪赃枉法等各种乱象混杂而来,不仅腐蚀共产党人的心理防线,而且迷惑和割裂了大学生价值观。部分大学生虽然理论上能理解集体主义的内涵和特征,却在行为实践上自觉性不够;部分大学生也能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但积极主动学习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原创力和主动性不足等。在迈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与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时期相比,可以说是富先辈,穷后代。原有的价值体系被分解,新的价值观念还没有蔚然成风,这种真空和夹缝时期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与引导。现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关键时期,谁占领了青年一代的思想阵地,谁就拥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优先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只有不断通过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使其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才能在未来竞争中产生文化认同和情感判断,才能创造性地转化到自己的行为和建设实践中。
         二、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一,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应追求内容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使其内容的面貌与内在精髓相一致,使其真正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具体来讲要做到:首先,要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入手,把脉学生趣味,任何思想活动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再深刻再轰动也无法直击心灵。只有找到大学生感兴趣的点,从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出发,才能引起共鸣,才能自觉的付诸行动。其次,宣讲解读时,要有一颗“平静之心”。面对复杂多变的世态国情舆情,如果不能创新内容的新鲜度,保持平静之心以静观动态之变的话,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就失去了鲜明的价值导向。

中国民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缺乏内容的价值导向,是传承历史的链接点、宣扬主流价值观的载体、明辨笃行的标准体系,蕴含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生活智慧和精神本质。就其实质而言,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简单地把其理解为复制历史、价值中立、背诵诗词、还原传统等,就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和本质要求。坚持价值导向,坚守政治立场,不折不扣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在历史面貌的真实性、现实场景的对比性以及具体阶段的客观性等方面,不断地阐释其内涵、价值和功能,在祖国、民族和个人的大熔炉中,使大学生真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新时代青年。最后,讲述文化要有“感同身受”。话语表达体系上,不仅追求内容的真切,而且还要讲究话语表达的方式。用“感同身受”的情感话语表达系统的内容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应尽量避免使用假大空、脱离情趣、缺乏感染力的话语阐述,把文化自信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使用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文字,拒绝生搬硬套、庸俗妩媚。通过循循善诱地引导和机智幽默的智慧,通过案例和情景教学的互动,把问题的演绎科学合理地展示出来,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贯穿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感知和情感强化中丰富和塑造文化之美。总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把内容的真实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感同身受地平等姿态地解读大智慧大哲学,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实现其本质要求。
        第二,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载体,化单一为多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优化整合资源。载体资源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因素。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只有把各种载体力量贯串起来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知与行为的完美结合。目前课堂展示、校园文化和多媒体资源是进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常见的载体。这些载体既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也是测量和检验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媒介。合理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资源,既能给生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而且也能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共鸣中,激发自觉的文化认同,潜移默化地生成文化自信。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载体,是在多媒体环境下优化整合信息源、促进教育科技化、实现育人功能的必然选择,更是强化和守护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一方面离不开现代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创新探索新载体。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微博微信博客抖音等各种媒介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可以利用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创新大众传媒的优势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肩负应有的历史使命。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触多使用最频繁的现代化载体,需要科学系统地应用,才能为我们所用。大众传媒是弘扬真善美,讴歌颂扬先进文化,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更是我们建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首要选择。面对国内外严峻的政治格局变化、文化氛围的开放融合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更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国家观和历史观,事关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传承,更关乎着党的文化领导权地位的提升。
        第三,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模式,化虚为实。首先是场景化的教学改革。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3]选择大学生熟悉的文化场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文化自信教育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在正常有序习惯熟悉的场景中,引导大学生把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历史事实的还原演绎、文化产业的最新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准、真理的渴望追求、文化热点难点等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贯穿到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管理的日常化和常态化,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价值与民族大义、学习与报国、成长与成才的社会话题,从而实现自身强大,国家强大。场景化的教育模式是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沃土,在现实中有机的把宿舍、教室、社会、家庭联系在一起,让大学生在熟悉化的场景中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力,自觉不自觉地把文化自信的种子植根到大学生的身体里和血液里,植根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其次是实践化的教育模式。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更需要实践的认知,更需要理论的支撑。意识形态的选择需要心灵的契合,实践的作用就在于达成心灵契合的桥梁,没有实践就没有心理认同,就没有文化自觉。社会实践是搭建文化认同与价值品格的现实途径。了解历史通达社会,对比事件清晰观点是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锻炼和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提高了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在根本意义上建构了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认同品格,成为中共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现实途径。”[4]社会实践是受大学生青睐、参与度广的教育模式,在主体参与中切身地体会社会的苦涩与艰辛,体验生命的成长与代价,强化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锤炼道德意志和文化素养。社会实践也是课堂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体,实现思想、意志、情感、心理的磨练与成长,是强化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有效手段。要做到这些教育目的,就要求:一是把社会实践量化具化,把社会实践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具体规定其学时学分,量化管理实践教育模式,实现科学化教学。二是与时俱进地推进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主题活动,包括主题展览、演讲大赛、社会调查、专业调研、商业实践、志愿者之家、边疆支教、生态宣讲、红色调研、革命烈士采访、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等实践活动,在火与风的洗礼中,在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熏陶中,在现实活动的对比中了解文化自信的历史,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三是结合时代转换,创新实践模式。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应该成为创新实践模式的动力源,可以说,只要抓住了网络化的实践活动,就抓住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得深入人心的即时的教育效果。没有信息化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文化影响力的新鲜度,就失去了青年的着力点,失去了大国形象的抓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缺失与西方文化活跃渗透成为当前网络空间的存在常态,因此探索和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网络化问题应该是思者常新的时代问题。
总之,社会主义的万古常新离不开青年潜移默化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应对网络化教育的实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第2卷,2017:349.
[2] 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4,135.
[3]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 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6: 150.
[4] 上官酒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 历时探索与现实重构[J].宁波党校学报,2008( 2) .
基金项目:该文系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内涵研究》(18CXSXJ04)的阶段性成果;系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J17ZZ51)的阶段性成果;系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地方高校社会资本集聚研究》(J10WH72)的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