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3期   作者:徐竞
[导读] 当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计算机逐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们高校后勤管理也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
        徐竞
        武警警官学院服务保障中心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计算机逐渐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我们高校后勤管理也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推动了后勤管理现代化脚步,更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让高校的后勤管理的职能更上一层楼。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够科学系统,专业工作人员较为欠缺。如何加以改进,有效推动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做好高校服务保障,是一项摆在我们服务保障人员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笔者依据自身工作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后勤管理
        众所周知,一所高校得以运行发展,除了离不开领导者的拓荒精神、各类工作人员凝心聚力外,更离不开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高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正常运行、发展。而伴随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逐渐广泛运用与各行各业,提供了相对方便快捷的服务,对于高校后勤管理来说,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利于总结统筹,更加准确直观,可以说,在高校后勤建设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真正的现实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还是沿用传统的模式,对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理解不足,认识不到位的情况。
        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一体建设,计算机金融软件越来越受重视,对后勤管理自动化建设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立足于高校后勤实际需要和广大师生需求,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将管理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二者深度融合。进而有利于优化高校后勤服务流程,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的效能。同时对存在的不协调地方及时改进,推动高校后勤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此外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还有利于促进高校后勤数据信息共享,提升高校后勤办公的数字化水平,实现对人员招聘、员工考核等各项工作的高效管理。也方便进行数据信息查询和输入,便利开展数据统计和研究,确保管理方案的精准化程度,最终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  
        服务便捷。高校后勤管理内容繁多,任务繁重,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而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强调领导者权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工作实效。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增进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及时获取高校广大师生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根据师生需求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与措施,不断优化高校后勤各项服务,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便捷的交流沟通平台,有利于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在高校师生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便利信息传播。信息技术具备便捷、及时、迅速、共享等特点,为高校后勤管理带来新机遇。高校广大师生普遍熟悉信息技术应用,在高校后勤管理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搭建管理平台,有利于增进高校后勤与广大师生的联系,推动管理模式创新,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相应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现有信息化系统未能准确适应高校后勤实际需要,制约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
        目前信息化建设有些不符合客观实际需要。个别人思想观念老化,不大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后勤管理活动。部分高校后勤领导在实际工作中,虽然认识到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忽视开展调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实际需要。

甚至照搬其他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有效适应本校实际情况,进而制约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顺应开展,降低管理实效。
        信息技术大大便利高校后勤部门与广大师生的联系。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密切与广大师生的联系,根据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便捷服务,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然而一些高校后勤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服务有待改进。对该问题缺乏足够重视,信息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难以精准施策,制约管理效果的提升。
        许多高校将重点放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相应的资金支持不足,制度建设不完善,导致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制度等支持,信息化系统建设存在不足。一些高校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相关制度不健全,高校后勤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制约信息资源共享,影响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常见问题是,高校后勤门禁系统未能对晚归学生进行统计分析,也没有将结果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难以发挥决策参考和咨询作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有待加强。
        优秀的人才队伍和数量充足的人才储备,这是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然而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结构复杂,大部分学历较低,对信息化管理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一些工作人员甚至抵触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综合水平偏低。。此外,相应的管理培训机制不健全,制约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为改进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不足,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有必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因地制宜,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其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立足于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变革高校后勤管理思路,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合理设置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平台,安排优秀工作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提供信息化服务。以提升管理效果,优化服务为目标,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提下,高校后勤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要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推动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满足广大师生需求。要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分析他们的消费信息,根据师生需求提供优质服务,进而提升广大师生满意度,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实效的提升。
        (三)构建合适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高校后勤信息化系统,收集并存储充足的数据信息和资料,注重数据资料的更新与完善。还要以校园网或局域网为平台,健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记录师生消费信息,合理开展管理决策。并加强信息管理,防止信息被泄露,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与可靠。
        (四)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高校后勤每年要注重优秀人才引进,吸收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优秀人员,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要健全完善管理培训机制,提高重视程度,定期开展员工培训,采用课堂授课、专题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努力在工作岗位作出业绩。完善奖惩激励与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记录并合理评价广大员工。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促进后勤人员不断提升自己,驱动他们加强自身学习,顺应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需要,为后勤部门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大数据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更新思想观念,把握工作要点,结合高校后勤实际,注重设备更新和升级,打造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密切与广大师生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与优质服务。从而提升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增强高校广大师生的满意度,也为他们更好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创造有利条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