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
福建省惠安崇武中学
摘要:当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如何有效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相融合,如何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结合具体的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整合教与学,是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体会,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学科融合
引言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含义和目的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课程整合水平不高,不能结合具体任务和情境来设计教与学,不能有效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理念,较大地阻碍了学生利用和开展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因此,如何从语文学习的主体角度出发,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背景下有效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素养的整体提高,是初中语文学科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整合”强调的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和手段,而“融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使教育教学参与对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四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与加工,营造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以凸显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包容性,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
二、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一,实现教与学环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融合的重要步骤。利用信息技术的形式灵活、资源共享性和超媒体等特性可以充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生动现象、丰富多彩的氛围之中去理解、品味和感悟文本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引发其心灵的共鸣,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情感和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例如,在《论语十二章》的教学中,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孔子的巨幅画像,并配以古朴的古筝音乐,这激发了学生们对这位影响了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的崇拜。此外,笔者还结合课文设计了相应的情境,使两千年前的师生对话得以生动再现,从而让文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撞击了学生的灵魂。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孔子,感受到了圣人执着的人生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第二,构建新型的教与学方式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就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营造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构建一种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点的教与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探究活动中,自我建构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
1.网络自主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和网络的交互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建构,提升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古诗四首》的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①看动画,听范读。播放Flash动画,学生边观看动画边跟读。
②我来读,你来评。
指名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点评比较。
③我查阅,明主题。网上查找相关的网站,了解各诗的写作背景,并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想抒发怎样的感情?
④我诵读,你评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共作简评。
⑤课外延伸阅读,写下赏析。通过这些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观的改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网络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科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自主探究活动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中,自我建构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课文时,笔者先是利用远教媒体资源,将本节课内容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美文美读—合作探究—探究学习”五个板块,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整篇文章的重难点,自主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探究活动,以获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后,笔者又在习题精选中布置了基础练习和阅读练习,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最后,笔者在扩展资料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信息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3.网络协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教学要实施协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疑难问题及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协作性的交流讨论,互相纠正、点评与补充,实现“兵教兵”。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组织,从而加深与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发展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第三,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信息时代赋予了学科课程教学“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学科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都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设计高效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主导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教学结构由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资源充足、协作互动的数字化、开放化、人性化的学习环境,搭建交流协作的学习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合作,使师生的思想和观点相互交锋、碰撞,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与评鉴的知识体系,提高主体意识、探究能力与对话合作精神。
结语: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坚持什么原则
我们想要真正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走出多媒体教学困惑,看清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来做出真实有效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能够重点把学生放在首位;其次教师要以教学为出发点,要使自己的选择能够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最好;最后要坚持尊重语文学科本身拥有的特点和规律,切记滥用或是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和手段,不要盲目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组合、重构与融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以“自主、协作、探究”为特征的信息化教与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自主探究活动空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究活动中。让他们利用这个时代的学习工具自我建构语文知识,使课堂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