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锋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当前很多家长包办一切家务,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课,但劳动教育被淡化,学生离劳动越来越远了。一些学生劳动意识不强,良好的劳动习惯没有养成。然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辅相成,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故笔者认为要加强中职生的劳动教育,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从而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 中职生; 劳动教育; 职业素质
【前言】现如今,一些中职生文化基础偏低、素质不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拼搏创新能力。加之家长们的溺爱,学校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实际参加劳动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中职学校出现了一些学生厌倦劳动,缺乏自理能力,劳动意识不强等现象。这很容易让学生养成好逸恶劳的观念和习惯。然而,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提升中职生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劳动教育
《指导纲要》重申《意见》提出的“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并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二、加强劳动教育,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质
习总书记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实践意义,认为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基本途径,号召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实施劳动教育非常有必要。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等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为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意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动价值观。我们可以设计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课,渗透劳动教育内容。如开展“假期劳动分享会”;组织学生朗诵《劳动之歌》;分发“爱劳动,惜成果”倡议书给学生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能够珍惜劳动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语文、政治等学科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资源。平时我在向学生传授语文方面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道德品质、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劳动教育当然也包含其中。
如学习语文课《一件小事》,学生能感受普通劳动者的质朴之美,善良无私、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学习《回忆我的母亲》里的“母亲”,《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劳动人民是品德高尚,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英雄;学习《菜园小记》有关种菜的描写,《记一辆纺车》里的纺纱竞赛场面,学生能感受劳动光荣、伟大;学习《核舟记》中核舟雕刻的精巧,《赵州桥》的坚固,《景泰蓝的制作》里制作程序的流畅,学生能感受“美”的光辉,充分地说明“美”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从而认识到劳动创造的伟大及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有写作课上的劳动教育,可以写《给城市创造美的人》、《我认识的一位工人》等赞颂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文章;可以写《秋收时节》、《植树》等劳动场面的写作训练;可以写《我种菜》、《我学会了做饭》等文章,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写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让学生们感受到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如学习政治课《企业中的劳动者》有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案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劳动不分贵贱、劳动光荣、劳动受人尊重。总之,通过以劳树德,能激发学生热爱劳动,把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他们就会主动要求学习各种劳动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并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成为有仁爱的人。
(二)以劳增智。劳动是创造的基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对年轻一代参加社会生产的实际训练,同时也是德育、智育和美育的重要因素”。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劳动即教育”,他揭示了生活的基本内涵,他认为,连接生活与教育的纽带是“做”、活动,表现为“劳力”与“劳心”的结合。陶行知提出“手脑相长”,并写了《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这十分形象地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相结合的伟大意义。中职生就应该在劳动中既要动手,又要动脑,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以劳强体。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需要努力付出,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因此,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劳动素养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以劳育美。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中职生在劳动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总之,陶行知说:“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唯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这也决定了劳动教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教育。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在当今社会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下,我们要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家校共同进行劳动教育,并与德智体美各类教育交融,“五育”并举,尤其是加强劳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用“劳动”托起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的真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07
[2]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福建出版社,2016.07
[3]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11):12-17.
[4]劳动教育将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01)
[5]本体论和工具论: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诉求的辨析[J].王红,谢诗思.中国教师.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