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国
山东省莒县陵阳街道中心初级中学,276521
摘要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教师要成长性的使用教材,挖掘教材的育人点,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这是历史教学的初心和归宿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发现或挖掘每一节课中学科教材中的核心素养,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诚信为人的品德等。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被悄然地灌输给学生,达到引导学生教育成长的目的,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以下是我的一点做法,与大家共享,抛砖引玉而已。
关键词 育人 历史价值观
一、补充资源,挖掘育人着力点,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要依托教材,补充课外资源,利用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领悟人生道理。这种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得到培养和升华。
例如:我让学生讲述《房子》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让学生懂得了:有什么样的选择。便有什么样的生活。
有了目标,还要有顽强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实现目标。例如,学习了七年级历史下册唐代的对外交往中玄奘西游天竺的史实,讲一讲《取经的马与推磨的驴》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实现目标。
学习了八年级上册有关洋务运动的史实,让学生讲一讲有关曾国藩慧眼识英才的故事。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人在庭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门庭、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可委以重任 李鸿章很吃惊,问:“还没有考察他们,您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三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一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些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机变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不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让学生懂得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让学生讲一讲《三个抄写员的故事》。
有三位年轻人在一家报社做抄写文稿的工作。一位抄写员把文稿一字不差的抄写下来,一位抄写员遇到错别字和病句便改正过来;一位抄写员只抄和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第一位抄写员后来做了个普通的职员,第二位便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第三位就是毛泽东。让学生懂得,做事应该专一、实事求是、应该创新。
学习了有关“西安事变”的历史,让学生表演历史短剧,感悟张学良的个人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历史教学,教师要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育人点融合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
二、利用典型案例,挖掘育人着力点,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情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历史上很多人的事迹都体现了家国情怀。而我们的历史课堂,可以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体验、感悟历史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如七年级上册有一节活动课叫“寻找历史”。有位学生在陵阳河遗址,捡到了一个石斧(见图片);用石斧做教具探究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状况。来到了莒县博物馆(见图片),看到了七年级上册第8课导入框中的内容: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目睹了原始的图像文字。仰视了了浮来山的银杏树,仿佛看到了鲁隐公和莒子在树下会盟的情景。站在校经楼前,联想起了我国的理论批评家刘勰的故事。这就是历史。访问健在的革命前辈,记录下他们对战争的回忆。也是历史。把自己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巨变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写下来。这也是历史。这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学习历史,贵在一个“悟”字。悟人生真谛。就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立体学习,把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转化自身的素质和行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悟人间正道,就是把握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读中国古代史。知政权更替,鉴兴衰之道。领略文明成就,悟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读中国近现代史,明了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崛起史 。树立民族危机感、民族责任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读世界史,尊重世界不同民族的发展模式,和平共处。树立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机遇、科技与创新的国际意识。地球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家园。
总之,核心素养的宗旨是为了体现“育人”这一教育的核心。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在解读和挖掘教材时,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发掘其中的育人点,才能从教材中找到极具生命色彩的育人凭借点,从而使历史教学发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1]吴筱玫:《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课》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8年8月
[2] 部编教材《中国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贺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020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