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代讲,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莉
[导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也是许多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长期以来,学校的阅读教学模式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张莉
        南宁市桂雅路小学   530022  
        【内容提要】
        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也是许多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长期以来,学校的阅读教学模式却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鲜少看到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笔者人物,阅读教学一定离不开“读”,只有切切实实让孩子真正去读书,去感悟读的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一定是从阅读中收获,而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本文旨在探究在小学阶段,教师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能力

引言(前言)
        “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内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所接受的阅读教学的模式,都是以讲授为主,代替了真正的阅读,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取代了学生真正的阅读。阅读教学呈现“一元化”教学模式,我们的课程改革持续了很久,也曾摒弃过教师独自一人“一言堂”的讲解,但是许多的所谓课堂活动往往还是过于形式化、简单化,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限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最关键的莫过于一个“读”字,阅读教学的主题只能是“读”,我们说“以读为本”,我们要营造的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也就绝不能忽视学生“读书”的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也好、阅读教学也好,学习语文离不开“读”的成分。没有了学生个性化的读书,也就培养不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还给学生完整的阅读过程,弘扬学生阅读的个性,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张扬属于孩子的个性,在阅读中真正找到自我,从而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切实得到有效提高!
一、确定阅读目标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所以,阅读的教学我们应以“读”为切入点,以读为主,以学生的个性化读书为主,将读落实在阅读课堂里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阅读课长期呈现的都是分析或者是机械的练习模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被限制住了。学生阅读的意识,有待提高。读书读书,如果只是死板地去读书,只讲究读的环节也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不同的课文,读书的目的是不尽相同的,课堂中的不同环节,读书的目的也是不同的。读书的目的可以是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可以是找出关键字眼、进一步品读课文的思想感情。总而言之,阅读的目的可以有所不同,但是必须要明确。只有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学会带着目标读书,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二、培养阅读情境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不断地获取更多的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灵活地把握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教师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诙谐的语言引导学生发扬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体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能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能真正走进文本。之所以要重视读的过程,就是因为培养学生对阅读情境的理解离不开读,发扬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也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个性的差异,而要切实做到这种尊重,就是要阅读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要知道,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志、积极性、主动性都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指导策略密切相关。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关键也是最有用的举措。同时收获了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方法,无疑是一举多得的一个措施。
三、学会阅读方式
        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选组不同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种阅读方式,全班齐读、默读、自由读、男女生轮流读、分角色朗读等;无论是哪一种阅读方式,都是为了阅读的目的所服务的。

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课文,我会更喜欢选择让学生默读或是自由读的方式,因为这样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品读感悟的平台,而在深入课文内容时,我更倾向于运用点名读或是分角色代入感情的诵读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能够更深层次的去理解文章的感情。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更多不同的方式,加以范读、带读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记忆,也能突出课堂教学的示范性。
四、重视阅读过程
        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与阅读练习,要想学生能够拥有独特的阅读感受,在阅读活动中张扬个性、有所创新,有自己不一样的感悟,第一步要学会的就是学会批判性地学习课文,带入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学会阅读。知识的获得一定不是只听老师讲,忽视了阅读的时间与过程,也就得不出真正的真情实感。而阅读的感悟以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为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方法,这个方法的掌握也只有学生经过阅读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一字一句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提高阅读能力,少不了教师的正确、正面引导。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正确的掌握并运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尝试着手:?
        (一)逻辑引导
        逻辑引导,就是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思路,理解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逻辑引导最明显的优势是:寓讲于读,讲读结合,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个性的发展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大量而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更好地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训练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提问引导
        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会阅读的关键。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局限,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抛出一个恰当的问题,设置疑问,点燃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投入文本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不仅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尤其是极具个性的问题中,学生阅读文本的自由度比较大,也能激发学生去自主去寻找解读问题的答案。
        (三)朗读引导
        朗读引导是阅读课堂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保持良好的阅读方法,助力于培养学生发扬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朗读引导的方式,其实就是通过教师的范读和点拨来引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清楚课文的脉络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个性化阅读来说,感悟的空间越广,阅读文本的自由度越大。要做好朗读引导,教师首先要训练提高自身的范读能力。小学教材的课文多以诗歌和记叙文、散文为主,不同的课文类型有不同的朗读方式。
        除了阅读方法的培养,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平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书目的选择可以是自己喜爱的,或是知识性与思想性强的不同类型的读物。这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现,真正做到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拓展延申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学生才能在不同的文本和阅读材料中有所比较,有所积累,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语感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以一带多,以点带面,要选书中的精彩片段讲给学生听,设悬念吸引学生去读整本的书,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这样才能以读代讲,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着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新课程导学》,2013
[2]   姚晓明.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实验报告.《教育研究》,2001
[3]   咸高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探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
[4]   宫凤芝.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