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演奏中美学因素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莹莹
[导读] 钢琴演奏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科,完整地演绎一首钢琴作品,除了需要清晰地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还要有对曲子分析的理论基础

        张莹莹
        黑河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非常神秘的学科,完整地演绎一首钢琴作品,除了需要清晰地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还要有对曲子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从钢琴演奏艺术的四个方面:本体、个性与共性、存在与意识、感性与理性,来具体阐述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体现其内在诸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对钢琴演奏艺术的基本构筑。。
关键词:艺术美学;本质;原则;钢琴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历史作品,即使要受到作者的创作时代背景的影响,演奏者也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不能完全脱离所生活的时代。在实际生活中艺术是高于哲学的,因为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学者对美的认识和审视程度不同而改变的,艺术美学是把哲学思想与个人见解综合实现于艺术之中。因此,文章从钢琴演奏艺术其中的几个侧面,对其美学因素、原则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钢琴演奏中美学本质阐释
美是主观的,是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对于钢琴演奏来说,美学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正因为在钢琴演奏中融入了美学因素,才使得作品对演奏家还有听众来说赋予了灵魂,产生了共鸣。演奏家通过自己对作品的审美思考,演绎出有内涵的旋律,使听众产生共鸣,使听众也对作品有了自己的感受和        审美。一部好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之外,也和演奏者的二度创作,以及审美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在演奏时,我们依然要尊重作者本来意愿,但是也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加入演奏者的创作元素,使作品能够深入人心。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欣赏,从开始构思、谱写乐谱,到        作品完成,再到演奏家通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解读谱面表情符号,再到完成作品处理。钢琴演奏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种二度创
作,而对欣赏者来说,它恰恰是一种本体的展示,并且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音乐本体。展现音乐本体,就要求演奏者不断练习,不断对音乐本体进行正确的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却是一种更高层        次的完全不同于听众侧重于听觉欣赏,而是一种二度创作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精神创作体验。
2.钢琴演奏中的美学原则探析
我们不可能对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进行绝对明确的规定,因此也会各自表现出音乐审美理解中的个性        化倾向,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作品往往会引起不同的共鸣。任何人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立场上,把作品作为一种多层次性、多风格性的东西来理解。每位演奏家的演奏都有着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就是个性。个性的形成是演奏家自身不断积累
的结果,是演奏家艺术独创性形成的过程,所以个性必须与众不同,具有创新精神。

当作曲家创作完成一首作品后,会在曲谱上标注一些表情符号,表示他对音乐的理解。在实际演奏中,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那么演奏家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演奏中,既要尊重作曲家的本来意愿,还应突显演奏家的个性特点,赋予音乐新的生命力。
2.1寻求现实中的创新
在钢琴演奏中如果把理性绝对化、片面化,脱离感性的想象空间,那么钢琴演奏美也就失去了它自身富于表现力的美学意义了。所以我们说,钢琴演奏不单是理性的,而且也是感性的,甚至是超理性的。也只有将理性的把握和感性的表达内在而完美的融合,才能真正掌握钢琴演奏的艺术精髓。真实即是对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描述。例如在绘画中,画家通过他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眼前的景象,这些物景象都是真实存在的。原谱即是真实,原谱的音符、节奏和表情记号都是真实的,那么在演奏中也是一样的,以尊重作曲家的本来意愿为前提,包括时值、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记号、表情术语,这些都需在演奏中如实反映。但是还需要演奏家在之后的练习中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例如曲式结构、乐句划分、音乐性格特征等,在此基础上领略作品感情色彩和作品意义,再将处理好的作品分享与听众共同领略。当然在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中,除了真实,还有演奏家新的创作融在里面。这样才能使音乐变成语言,说与他人共同理解。如果没有在演奏时将自己的感情与二度创作一起融入作品中,那么作品将会索然无味。
2.2融合历史性与时代性
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在作品中都会留下痕迹,尊重历史和时代的特点,是钢琴演奏中的又一美学原则。所以在作品演奏中,要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挖掘其中的特殊意义。比如说: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风格,就因历史和时代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以华丽、庄重、壮观著称,多以宗教音乐为主,另外由于当时的乐器与现在的不同,所以巴赫的作品在演奏时还应格外注意音色的处理,以及风格的把握,尊重当时的风格,是演奏好曲目的重要内容;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开始由教堂走向宫廷,音乐风格活泼、悦耳,由此可见,想要将一首作品完美地演绎,作曲家的生活大背景是需要去思考的,历史性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3技术与表现互为补充
一个作品如果没有表现力,仅仅是把音符弹出来,即使你的演奏技巧无可挑剔,那这首作品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这样的作品是没有打动听众的能力的。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表演技术,即使你对音乐理解地再细腻,也无法使音乐达到预期值。所以这就要求演奏家在平时既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赵晓生曾在《钢琴演奏之道》中指出,演奏技巧需要“手指、手腕、手臂、身体”和“耳朵、内心、气息、神情”共同合作,才可事半功倍。赵老师对钢琴演奏技术十分重视,在书中其他章节中也提到钢琴演奏的技巧问题。
3.结论
钢琴演奏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了解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的真实感受,也是构筑整个钢琴演奏艺术的最重要的几个部分环节。可以这样认为,钢琴演奏艺术本身就具有多侧面性、变化性、多义性,而以演奏者的内在尺度去把握钢琴演奏的本质,通过强化个性来表现共性,通过情感相联系理性,就能发现作曲家本身的创作意图与潜在的没有发掘的深刻意义,这也是被称作二度创作的钢琴演奏实践的最本质的要求和内在的含义。
参考文献
[1]赖天舒,王丹. 钢琴文献研究中的美学思想[J].怀化学院学报. 2008(09)
[2]曹莉芳.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J].艺术评论. 200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