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灵魂(心灵的启蒙)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第13期   作者:李东升
[导读] 众所周知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科技、人文的发展,科技、人文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发展,而人才的发展关键是发展人的素养。
        李东升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五中学   
        摘要:
        众所周知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科技、人文的发展,科技、人文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发展,而人才的发展关键是发展人的素养。爱因斯坦曾说:“伟大的灵魂造就伟大的成就”,伟大的成就需要一个人的热爱与献身精神,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塑造伟大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关键字:价值欲求  自然本能   忧患意识  挫折教育
                                                   
I.学生的现状:?
        目前,缺乏学习动力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表现比较轻的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愿学习、厌烦写作业、不愿动脑、没有好奇心,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大声喧哗,要么干脆睡觉,甚至一个睡觉学生的鼾声都能让他们笑半节课,仿佛上课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课后教师要全天候无死角的呵护才能放心。周末或者假期里绝大部分学生几乎是休几天玩几天,个别学生迫于教师或家长的压力才去看看书。厌学严重的甚至逃学、弃学或者患上学校恐惧症。?这些远远不是中学孩子所应有的特质。这种现象也极大地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颇多的焦虑。
II.问题的分析:
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不爱上学,其实人性本就如此。由于动物是生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动物的痛苦基本都来自于生理,趋乐避苦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动物从出生的时候就在学习如何抵抗痛苦,逃避痛苦。凡是对痛苦反应迟钝的动物最终都会被自然界所淘汰。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也是如此。
然而人类还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一种精神的存在者,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会有文明史。也只有人类才把祖先的经验积累保存了下来并继续发展着,才有了今天人类的高度文明,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如此。所以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由于自然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人所面对的自然越来愈带有人的烙印,人越来愈生活在自己的产品中。今天?所??的植物。绝?部分是经?栽培过或者改造过的东西。我们吃的动物,越来越多地出于??养殖或喂养,我们甚?通过基因?程改变物种。现在绝?部分没有被?接触过、研究过、命名过的?物只存在于深海中。?触?所及似乎都是被??化了的东西,?的?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
既然?的?然已经变成了“人化的自然”那就只有去创造了。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的演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过程,使人们逐渐越来愈依赖人的创造性及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因此自然就赋予了人类“价值的概念”。

价值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利他性和有用性,即为他人的生存而为自己生存,也只有这种“互为”人才有了价值。中国古典书籍中就有与西方“价值”一词意义相近的词---“尊”和“贵”。
人们在不断地追求一种“尊贵”的生活,这就是价值追求,它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当然这个价值的追求过程中也可能扭曲人性,如果忘记了价值的利他性。)
III.那么人类的痛苦都来自于哪里呢?
价值欲求的稀缺性:无论人是意欲利他去创造改变世界而尊贵,还是去获得实用而成就自我,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因为人化的过程是艰难的。这就是价值欲求的稀缺性。这种追求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产生了痛苦,也因此赋予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爱因斯坦甚至说,“认为生活无意义的人是不幸的,而且几乎不适合生活”。
自然本能的破坏性: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的演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过程,早已使?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这时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说人的自然本能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了破坏性,因为他的动物随意性不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动物的本能属性也是人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这就与其社会性形成了矛盾,去随意性的过程中痛苦也就由此产生了。
痛苦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就体现在对人的锻炼上,人在痛苦中走向反省,走向成熟。人的最大悲剧是不感到精神痛苦地忍受悲惨。
IV.我们的教育工作该如何展开呢?
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的痛苦是怎么产生的,以及痛苦的意义何在。那么该如何展开我们的教育工作?这里有三个主要途径:开发学生的价值欲求,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这三个过程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开发学生的价值欲求,也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人生的灵魂,是人的理想信念的基础。要让人学会成为尊贵而更有价值。这是世界人化自然的必然需要。开发学生的价值欲求就要见多识广,多看看世界,看看别人的人生,看看身边的人,发觉这些价值,丰富激励了学生的价值欲求。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实际上是人对自身存在的忧虑,对自身前途的关切,也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痛苦和危机而做的精神准备。忧患意识是积极人生的先决条件。有人可能会说,一些人并没有未来,他们根本不在乎有没有未来,这种人似乎始终处于“无所谓”的生活状态并随波逐流,但他们的“无所谓”是以无视生活的真实性为基础的,往往甚至是悲剧。
        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正因欲求的稀缺性和本能的破坏性,在现实生活中人经常陷入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之中。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痛苦才唤醒了人性,使人反省,走向成熟。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的地方,总是强调人从小就要接受意志训练,提高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崇高感就是经历克服痛苦之后的审美感,使人持有了人的尊严。古今中外逆境中成长的典范举不胜举,当今的媒体时代我们随时都能见到那些逆境中的顽强生命。
教育中还有很大细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的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等,这些过程的顺利展开都是以启蒙教育为前提的,这样我们实施的教育才会更有效。

V.结论:
人生的意义在于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和改变,这个过程充满了波折,强大的心智,良好的的素养是成就有意义的人生的基础。开发学生的价值欲求,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育人就是引导、启蒙、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