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刘丽娟
[导读] “互联网+”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的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态势。
        刘丽娟
        四川省南充市第一中学  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互联网+”不断向各行各业渗透的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新态势。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得出化学结论这三个阶段能充分体验到化学这门学科的严谨性和趣味性,通过分析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提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多维课堂,将互联网与化学教学相融合,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通过改变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式,切实提高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化学;融合教学

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难点在于化学反应都是在微观层面下发生的,学生们无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来感知分子、原子运动的情况,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性。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无法接触到必要的实验现象观察,只能通过机械性记忆来巩固所学知识,使得学习效率降低[1]。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让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利用新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化学学习情境,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
1 传统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过于单一是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情境设立→知识导入→知识推导→案例分析→随堂练习→课后巩固”的方式进行授课,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突显出化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特色,从而丧失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比如说“情境设计”环节,通常都是由教师口述一个情境,而情境中的各种细节还需要中学生们进行想象,削减了情境的沉浸感[3]。再比如“课后巩固”环节,一般都是教师布置特定的课后作业,学生课后自主完成,在此期间教师对于中学生学习状态的控制力不强,针对性较低。传统的“教师-黑板-粉笔-学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已经麻木,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4]。传统中学化学的板书、教学内容呈现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加上动态效果图、视频、音频等直观高效的元素难以引入课堂,导致学生对中学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方式上基本采取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缺少个性化元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互联网+中学化学”融合教学
粉笔、黑板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用具,有限的教学用具加上以“一对多”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原本非常浅显的知识点变得十分抽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会给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互联网+”技术使用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5]。一方面可以激发初中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的魅力,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让中学生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来观察分子、原子的运动情况,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更好的认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1 结合互联网及多媒体进行资源整合的互动式教学
        针对“教师-黑板-粉笔-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枯燥、教学资源单一的缺点,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学化学教学可以用互联网进行高质资源整合,结合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高效的互动式综合教学。中学化学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从网络上查找到由来、性质和用途等相关内容介绍和视频文件,任课老师和学生均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查找出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资源。任课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借鉴学习到大量好的教学方法或是相关辅助工具软件进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整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有效的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以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将化学与生活联系的更加密切。同时还能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后练习,学生通过互联网既能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是为全体国民普及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精神的一门学科,其中的教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因此,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独特之处,同时通过设置有效的应用场景可以锻炼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2.2 借助互联网切实开展因材施教
         针对传统的“教师-黑板-粉笔-学生”的教学方式缺少个性化的缺点,在“互联网+”环境下,中学化学教学可以借助互联网切实开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早在古代教育时期就由孔子提出了,这种方法能有效调动有个体差异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的特长能得到发挥和施展。具体到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也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的方向,要求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自身素质和接受知识的快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开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他们夯实基础;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引导他们自行深入学习,同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3 结束语
   “互联网+化学教学”是新世纪发展带来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化学教学中知识抽象、缺乏实践等实际问题,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其创造力。但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不能过分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忽略传统教学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也要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教学内容、教师个人条件等因素,进行有效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梅蕊, 熊云贵, 陈慧媛, 等. 实景课堂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育, 2018, 39(17): 57-57.
[2] 杨琳. “互联网+”理念下的高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现代化, 2017, 4(29): 250-251.
[3] 曲智敏, 张会菊, 卢海飞. 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3): 238-239.
[4] 尹爱萍, 杨晓婧, 赵二劳. 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教学能力[J]. 化工时刊, 2017, 31(5): 51-53.
[5] 邱兵. 基于“学习金字塔”的有效化学情境创设与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 33(5): 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