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知识有效传授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黄兆冲
[导读] 本文梳理了小学阶段需传授的体育知识内容体系
        黄兆冲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
        【摘  要】本文梳理了小学阶段需传授的体育知识内容体系,采用课例的形式,提炼出“运动实践渗透、室内理论讲解、专题活动教育”三条传授体育知识的途径,以及“理论指导、讲解与示范、个案剖析、实践教育”四种传授体育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  体育知识  传授  
 
当前,体育教学严重缺乏有关体育知识内容的支撑,将体育知识的教学等同于体育理论课,以至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相当贫乏,特别是对身体锻炼、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对运动项目的了解也很少,对常规的运动项目分类不清,了解不多;对体育的理解相当狭窄,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在小学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已迫在眉睫,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内容梳理、传授的途径与方法作阐述。
一、小学各水平段需传授的体育知识。
小学体育知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学习的知识无外乎两种:即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身结构、认识体育项目、明确锻炼目的,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为今后参加体育活动乃至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各个学习水平的“课程内容”要求,结合省编教材及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我对小学段的体育基础知识进行了逐条梳理,并尝试性地将其分为8类知识:了解身体、认知运动(与技术、战术、技能知识有关)、营养饮食、生活方式、安全防范、疾病防治、心理健康、运动项目(奥林匹克)的文化。

上述的分类方法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但8类知识基本涵盖了新课标要求的全部内容。
二、小学体育知识传授的途径与策略
(一)传授体育知识的途径
小学体育知识的内容非常广泛,仅靠每学年8堂理论课来传授体育知识既显得时间不够,也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和生动性;况且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的课程,很多知识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技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辅助性,相当一部分体育知识可以与学生的技能学习紧密结合,在体育实践中进行渗透。根据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8大类教学内容的特点,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传授。
    1. 运动实践渗透
小学体育课在运动实践中渗透体育知识,是体育知识的主要传授平台。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身体”类的绝大多数知识、“认知运动”类、“安全防范”类以及“心理健康”类的部分内容等,其特点是与运动实践联系紧密,均可以通过运动实践渗透的教学形式开展。
案例1   以水平一“安全地进行游戏”知识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1.知识:让学生知道游戏中的一些安全常识;2.技能(略);3.态度(略)。
教学过程示例:1.新课导入   教师:我刚才看了大家下课时的情景,都在做游戏,玩得可开心啦!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说说游戏中的安全问题。
2.教学活动   活动一:借助“老鹰捉小鸡”游戏,认识游戏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游戏,并常常互换角色;     活动二:“危险游戏大搜索”。让学生表演生活中的游戏,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教导学生健康安全地开展游戏。(如:课间在楼梯追跑、滑行;在操场上随意穿入其他班级的体育课堂中;游戏时不遵守规则,乱冲乱撞等);  活动三:”遇到危险怎么办”:教师借助“老鹰捉小鸡”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冲撞,脱节、甩人、摔倒导致擦伤、崴脚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游戏中发生的意外伤害,强调要及时报告老师。……    
    分析与思考:本课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入,通过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游戏“老鹰捉小鸡”,让孩子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自然引入“说游戏”的环节,既可调节运动负荷,也让学生通过说说自己身边熟悉的游戏,懂得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如何健康安全地进行游戏的知识。
可以预见,只要体育教师具备将体育知识渗透在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始终贯彻并加以坚持,随着时间的积累,所传授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是海量的,而且会是学生印象深刻和牢固的。
     2. 专题活动教育
除了理论讲述和实践渗透两种途径外,对于诸如“奥利匹克”类、“心理健康”类以及“安全防范”类知识的部分内容等,还可以采用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以“奥林匹克”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课标对水平二和水平三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均以奥林匹克基本知识的了解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体育节的活动,设计和开展“我与奥运”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小报设计”、“知识竞赛”、“身边的奥运精神摄影比赛”、“传递火种长跑比赛”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学到知识,在运动竞赛中亲身体验和践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此外,教师可设计一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素质拓展类活动,比如,一路有你、卧式传递、动力火车等。这些类似游戏性质的活动,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教师通过特定的环境和气氛的创设,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等。这类素质拓展的活动既可在室外开展,也能在室内进行,是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传授体育知识的策略
    小学体育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传授的途径也很多,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不应该局限于“师讲生听”这种单一和固定的形式。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知识教学时,应该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灵活地选择并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策略一:理论指导
利用雨天等原因实践课无法进行,在教室里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这些内容往往理论性比较强,在室外的技术技能教学中无法渗透,而且与动作教学关联不大,比如“营养饮食”类中的“饮水有益健康”、“健康饮食益处多”等、“疾病预防”类的知识和方法等内容,需要教师借助各种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及动画等多种信息,来提高理论指导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策略二:讲解与示范
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学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动作技能知识的教学。
案例3  以水平一中的“拍手操”知识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各节操的名称,理解“振”、“摆”、“屈”、“绕”等动作术语。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2.技能(略);3.态度(略);
教学过程示例:准备活动:“拍手操”;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告诉学生各节操的名称和关键动作术语,并告诉学生在活动什么关节、部位。如做扩胸运动时,教师先做示范,并问学生“知道这里(指肩部)是什么关节吗?”“对,这是肩关节”。做提膝运动时,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问学生“知道这里(膝部)是什么关节吗?”“嗯,膝盖也对,正确的应该叫膝关节”……。
教师在做完操后,利用学生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了各操节名称的复习,并边做示范,边问学生“这是什么部位呀?老师刚才做的是叫什么动作呀?”“对!上肢运动”……           分析与思考: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与适时讲解,不仅不影响身体练习的质量,反而使得拍手操的教学更加有效,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更是知道了动作的名称和方法,而且也对身体的部位、关节等知识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是这样的方法,需要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有感染力,讲解的语言具有激励性,两者要有的放矢,相得益彰。
3. 策略二:个案剖析
个案剖析在实践课中针对运动损伤等知识而进行运用。
案例4  以水平三中的“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知识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踝关节扭伤时“制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的简易处理方法;2.技能(略);3.态度(略);
教学过程示例: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2.情境创设(课前和该生单独布置角色任务):一优秀学生在篮球对抗赛中,突然“扭伤”脚踝,坐在地上很痛苦的样子。3.接到同学的报告,教师立刻集中学生;4.让学生在关切的目光注视下,观看整个处理过程:教师及时询问受伤学生的情况,让同伴帮忙将“受伤”的脚抬高,吩咐三位同学去接冷水,拿毛巾,找冰块,拿绷带,对伤肢进行冷敷处理;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用绷带加压包扎,并用搬椅式搬运法把受伤学生抬到卫生室;5.下课前五分钟,集中学生,以”踝关节扭伤了,怎么办”为话题,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应急处理方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
    分析与思考:教师善于利用“突发事件”,通过个案的紧急处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亲历了整个处理过程,这种方法远比“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来得印象深刻与生动。再通过教师的“借题发挥”,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便于学生记忆和应用。
4.策略四: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在预计课中的易发事件(如单杠教学时,学生容易发生掉杠脱手现象;平衡练习时,容易发生“踩边”失去平衡的现象等)时做及时讲解。
案例5  以水平三“肩肘倒立(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
1.教师组织学生分解动作练习:后倒翻臀练习、仰卧举腿练习、仰卧两脚夹球“传递球”游戏;2.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立不起——学习两臂压垫同时举腿、直接展髋;立不稳——学会撑背夹肘;立不直——学会保护帮助……
分析与思考:肩肘倒立是小学体育课非常典型的体操技术动作,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动作技术学习的重难点,也是知识点。通过三个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顺利理解了动作的要领,并让学生通过身体实践,更好、更有效的掌握了动作的知识与方法,学会了技术动作。
三、有效传授体育知识的效果
经过自己几年的体育知识渗透的教学实践后,发现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在体育知识的了解、动作技能的有效学习、课外锻炼的主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生能头头是道地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动作的理解,说出动作的术语并乐于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动作,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他们不仅主动参与体育动作与技能的学习,而且对于一些相对固定且枯燥的每课一练(慢跑、准备活动与体能素质课课练)等,也能主动并积极地完成;对一些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如耐久跑、合作类项目、挑战性项目(侧手翻)等,表现出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

     体育是一门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而体育知识是达成目标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了科学锻炼的方法以及健康的生活观念,能懂会做了,才能提高学生锻炼的目的性和积极性,才会让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有效传授体育知识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探索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知识传授方法、途径与情境,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为学生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