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橘子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冯桂芳
[导读] “冯老师,小信又来给你送礼物了。每年教师节他都准时给你送卡片,真有心!”同事一见我就嚷道。
        冯桂芳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赤岗小学   广州市番禺区 511447
        “冯老师,小信又来给你送礼物了。每年教师节他都准时给你送卡片,真有心!”同事一见我就嚷道。看到卡片上熟悉的字迹和署名,与小信相处三年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脑海。
从教十六年来,每天上演着无数的师生小故事,唯独小信让我特别记挂。记得四年级刚接手这班,小信已经是学校的“名人”了。小信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他不爱与人交往,下课总爱走到操场上寻找小动物。有一次找到一只小青蛙,直接把小青蛙撕开两半想要放在嘴里吃。小信脾气比较暴躁,发生问题就直接以拳头相向,由于小信的妈妈长期在外打工,爸爸工作忙,根本无法照顾小信两兄弟的生活和学习。小信不做作业,学习态度不认真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组学习,他沉默不语;同学帮助,他满不在乎;父母责骂,他无动于衷……在大家眼中,他仿佛成了“刀枪不入”的隐形人。小信的父母显然已经放弃了对他的教育,作为班主任的我能放弃吗?绝不能!那我又该对他实施何种教育呢?心中的那份“责任”,使我决定向他“宣战”。无形的“战争”开始了,我首先向其父母“开炮”,通过多次与他父母交流,小信的父母看到我的执着,也慢慢地配合我的工作。然而,无论我如何挖空心思调动他的学习热情,讲故事、奖红花、玩游戏……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他,仍是原来的他。在期末考试中他英语拿了49分,成了全班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学生。
          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我对他的教育以失败告终。一个没有灵魂的心,如何能容得下别人呢?我决定要改变策略——走进他的心灵。思考许久,我决定迈出的第一步便是和他亲近。新学期一开学,我便试着找他聊天,聊他的家庭,聊他的爱好……我找尽了话题。刚开始在办公室里,发现场合有些严肃,又转移到操场上,走廊上,班上……。起初是单独聊,后来是集合其他孩子一起聊……可结果还是一样,都是我问他答,如同审讯,没办法让他敞开胸怀。怎么办?我已经没辙了。到了五年级上学期,我发现他身后多了一个弟弟跟着他。原来他每天要负责带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上学、放学。
         在一个星期五,小信由于前一天晚上回家没背单词,被我留下来让他。他照例是带着弟弟在我们班的教室里,我帮他把该记的内容整理一遍后,便离开了教室来到办公室批改作业本,他那可爱的小弟弟竟悄悄地跟着我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没有一点“怕”我之意,我在改作业本,而他则好奇地在我桌旁翻看着,我改一本,他看一本,太可爱了!我没有管他,任由着他,作业本很快改完了。他在一旁没事可做,便安静地看我备课,还问我,“老师呀,你在干什么呀?”我回答说:“老师在备课呀。

”他又说:“老师呀,你写字好漂亮哟!”我和小信的弟弟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来了……我在想:如果他的哥哥能像弟弟和我一样亲近,该有多好呀!那天恰巧,我带了一个橘子,出于喜爱吧,我便将那个橘子递给了弟弟,他也毫不客气地接过它,转身向室外跑去,边跑边向隔壁教室的哥哥大叫,“哥哥,哥哥,你看!你们老师给我的橘子,你们老师真好!”从这话里我听出了“炫耀”,我并没有多想,不就一个橘子嘛!过了一小会儿,小信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顺利地默写完那些单词。我依然像往常一样鼓励道“嗯,不错,要继续努力。带好弟弟,注意回家安全。”他照常点点头,淡淡地说了声“知道了。”看着他离开办公室,我也起身回家了。
              走出校门时,和兄弟俩不期而遇,小男孩依旧可爱地向我说了声“老师再见!”我像往常一样很有礼貌地回应了,他也照样没有作声,冲我笑了笑,便牵着弟弟,跑到了我的前面。我在后面目送着他们到了三楼转角处,就在这一瞬间,他回过头来,微笑地向我叫了声“老师,再见!”便迅速地拉着弟弟跑了,留下了“咚咚咚……”的脚步声。我没听错吧,我没看错吧?那真诚的道别,那亲近的目光!满眼是纯真、是感激。我听懂了,我看懂了,那一刻他和我是那么的近。我兴奋地呆住了,我看到了希望。兴奋一直持续着,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赶往学校,一路上,我既高兴又害怕,我怕昨天的惊喜是个错觉。一到班上我便急切地寻找他,我看到他了,他也看到我了,目光的交汇中,我看到了那令我兴奋的眼神,他接受我了,没错,他接受我了!一天一夜的激动过后,我才想起问自己:是什么消除了他和我之间的那堵墙?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我找到了,是……是……竟然是一个橘子!是那个平常的橘子,是那个寻常的做法,不经意地向他传递了我对他弟弟的爱!一个小小的橘子,一个细微的举动,让孩子感受到我真诚,使我顺利敲开了他的心门!也许真诚比讲大道理更能打动孩子。在那往后,我再没有给小信谈大道理,但奇怪的是小信对我越来越亲近。亲其师而信其言,小信完成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小信变得越来越积极了。有时和同学产生矛盾时受到委屈时也不再动手而是先找我倾诉。
         有一次我辅导小信时,天色不太好,眼看要下雨了,我就开车顺路送小信两兄弟回家,小信上车后问我:“冯老师,你这台车是XX牌子吧。”我说:“是呀,你很懂车喔。你平时对车很感兴趣吧。”“是呀,我哥很厉害的,他认识很多车的牌子。”弟弟一脸崇拜地说。“那小信很棒哦,冯老师不太认识车的标志,小信找时间好好给我介绍一下吧。”小信羞涩地点了点头。我又发现了一条走进小信心里的途径了。第二天我专门买了一本有关车的书送给小信,并对小信说:“小信,老师知道你喜欢车,这本书上有很多车的简介,我把这本书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小信拿起书时那种由衷的喜爱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在某一天的品德课上,我们在讲授社会发展时刚好有介绍汽车的历史,我请小信为全班的孩子讲解,在我的鼓励下小信从一开始的扭扭捏捏到淡定大方的对汽车知识娓娓道来,全班孩子不禁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也由衷的给小信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小信从来没有获得过的自信和满足感。课间后很多男孩子围着小信问这问那,我知道从那以后小信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一样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信话语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班集体的活动也乐于参与了。六一儿童节小信与其他孩子的表演的相声令全班孩子捧腹大笑。我渐渐看到了不一样的小信。
毕业后的每一年教师节小信都会回来看我,给我送上卡片。也许这就是做为教师感到最欣慰的地方吧。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感谢“一个橘子”,打开了师生心灵的隔阂。

作者简介: 冯桂芳 (1980-),女 ,籍贯:广东番禺,民族:汉族,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