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银侠
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幼儿园 213127
一、案例背景:
科学教育可以渗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儿童在科学领域呈现的认知技能不仅为今后的读写能力奠定基础,还能促进他们对各种复杂关系及其原因的理解能力。在科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在科学活动中他们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又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科学区囊括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新奇变化,幼儿也是天生好奇的科学家,喜欢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神奇,喜欢探究大自然的秘密。
秋季是收获得季节,农村大自然特有的教学资源极其富有,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花生、玉米、黄豆、绿豆等,于是一时间孩子们对于各种各样的种子产生了兴趣。一次小朋友看到很多植物阳在水里,就问老师:“老师,我带来的种子(黄豆)在水里能长大吗?”老师说:“不知道啊,我们可以试试看。”于是小朋友将种子放在水培盆里,进行水培豆豆。
二、活动实录:
活动一:豆豆变得干瘪了。
水培豆豆一段时间后,餐后游戏时间,天天说:豆豆怎么这么硬,好干啊。大家聚到一起,真的是呢?有的还发臭了。豆豆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大家一起讨论着:
幼儿1:因为太阳太大给晒干了。
幼儿2:因为没有浇水。
幼儿3:因为,豆豆喝不到水。
…
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是因为没有人经常照顾豆豆,豆豆缺少水分,才会这样。
师幼共同讨论:那么怎样豆豆才能水培成功呢?
幼儿1:每天浇水。
幼儿2:每天换水。每天都要照顾它们。
…
活动二:豆豆水培继续中。
10月30日,我们重新水培豆豆。为了防止被太阳晒干,他们用纱布将种子盖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孩子们看豆豆。瑜:怎么都变成这样了。我们的布好脏啊?晴轻轻的掀开自己的红豆仔细的看了看说:一定是豆豆的颜色跑到布上了,你看,我的红豆的颜色都消失了一些(红豆颜色变淡了)。
瑜掀开纱布观看自己的绿豆,并喊来同伴说:快看,我的绿豆发芽了,哈哈。你的发了没。
晴看看自己的红豆说:我的还没有发芽,我的红豆的皮裂开了。
萱说:嘻嘻,我的黑豆只有一条缝…
瑜说:我每天都浇水的,所以长得快。
瑜拿出一颗豆豆:我要把它画下来,等它长大了,我还知道它小时候的样子。说完自己拿出笔和记录本进行记录。
活动三:豆豆长大了,没有地方画了。(记录利用缩小版)
瑜每天都会来照顾豆豆。豆豆长多长了。每一次都会按照豆豆的长度进行绘画。
11月11号瑜在记录时遇到一个问题:绿豆太长了,记录本上不够画,怎么办?
幼儿1:换一张大的纸。
幼儿2:弯着画。
幼儿3:用尺子量一量,用数字记录。就像我们的身高有多少,老师会用数字记在本子上。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彩虹棒我们都会记录。
活动四:黑豆长毛了。
12天过去了,黑豆还没有发芽,11月12日(周一)小朋友来观看豆豆,看到黑豆,媛凑过去立刻捂着鼻子后退喊道:黑豆发臭了,好臭啊,好恶心。萱拿了一颗黑豆好奇的说:老师,你看,黑豆长白毛毛啦!
黑豆怎么会发臭?怎么会长毛毛呢?
幼儿1:肯定是没有换水。
幼儿2:肯定是周末没有人照顾豆豆。
幼儿3:一定是生病了。
幼儿4:我看到水都变成黄色的了,肯定没有换水,就臭了。
验证了之前的猜测:不换水豆豆会发臭。引导幼儿发现照顾豆豆要坚持,负责就会不成功。
活动五:有的绿豆死了
11月12日,有几个小朋友在观看长出叶子的豆豆。
幼儿1:你看这个绿豆都长出叶子了,怎么有的绿豆还是那么小?
幼儿2:你看这个是不是死了,他的根都干了。
幼儿1:对呀,他肯定是饿死的。
幼儿2:可是它们都在一个盘子里,每天都吃一样的东西。
到底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因为小朋友将绿豆拔出来导致呢?孩子们拿出毛线将拔出的几根绿豆缠起来做好记号。观察它们会不会死亡。
第二天萱来观察标记的绿豆说:绿豆苗苗都变软了。再过几天标记的绿豆苗苗彻底的干掉了。
幼儿在一起讨论到:
幼儿1:你看吧,豆苗拔出来就会死的。
幼儿2:豆苗就是喝不到水死掉的。
幼儿3:所以,我们不能拔出啦看,要端起来看。拔出来还要栽进去。
幼儿4:栽不进去,因为他它的根有很多个,很难的。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观察豆豆时,不能将豆豆拔出来,可以将上面的托盘拿出来进行观察。
活动六:幼儿记录本发现
幼儿的记录本上有幼儿当时的描述,通过前后比较发现,在前期幼儿说:发芽了,芽长长了。到了后期同一部位,幼儿说:根长长了。到底是芽还是根呢?引起了幼儿进行下一试验的好奇的心。
三、案例分析:
在豆豆水培实验中,幼儿自主的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获得了相关信息,还提高了幼儿照顾植物的积极性。
1、参与意识见主动。
在小班,多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能够对观察对象有初步的认识,并引导他们用语言去表达发现,进入中班后,孩子在各个方面的意识有所增强,但是观察和主动性还不够。豆豆的发芽实验相对是比较明显的,在期初每天都会有一些变化,由于利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幼儿会每天给豆豆换水,为了知道豆豆每天的新变化,幼儿一有时间就会主动去观看豆豆的生长情况。
2、记录方式见提高。
在小班时,幼儿在观察中有了新的发现都是老师拍照并用语言进行写真式记录。到了中班,从豆豆开始,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看到什么记录什么,这使得幼儿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有所提高。
就如同孩子的记录本,刚开始幼儿只关注了根的变化,后来慢慢的才发现叶子的变化,还会发现最小的两片叶子,就是小豆瓣呢。
3、探究能力渐形成。
观察探索既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幼儿常用的基础性方法。在活动中幼儿用到观察方法有简单观察、对比观察、长期跟踪观察。活动的起因是探索:种子发芽和换水频率的是否有关系,在整个探究初期,幼儿为了让种子水培成功,都会每天浇水、换水,并且收集种子变化的信息。在活动中也引申出各种不同记录方法、测量方法。最后对于实验、调查结果,幼儿进行回顾和思考探究的过程、发现的现象,验证了自己当初的猜测:豆豆发芽成功需要每天换水、浇水。豆豆喝不到水就会干枯。这一是一个思维和语言高度参与的过程。
四、跟进策略:
1、满足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科学区包括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但是生命科学经常会以自然角的形式独立存在,可以将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1)将最近正在探究生命热点放在科学区显而易见的地方,方便幼儿及时观察记录。
(2)在自然角投放相关的观察工具,引发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如在生命科学区投放放大镜、记录本、测量工具,相关书籍等。
(3)如果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将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设置在一起,这样更方便幼儿进行全面的观察、发现和记录。
(4)提供引发性环境,激发幼儿进行发现探究
2、接纳幼儿,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真诚的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
(1)认同幼儿的实验行为,对于因探究弄脏、弄乱的行为,予以理解,并引导其进行活动后的整理。
(2)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支持幼儿大胆想象、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
3、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新发现。
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分享交流
(1)鼓励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的更详细些。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前后的的记录,并回顾自己的探究过程,结果和计划目标是否一致,分析原因。
(3)熟悉绘画的基本技能,鼓励幼儿经常进行写生类活动,引导幼儿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不用担心自己绘画的不好看。
总之,只有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自由探索的机会,幼儿才会真正的思考、探索、发现。从而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个人简介:徐银侠 女 汉族 淮北 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幼儿园 本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