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张伟 包晓丽
[导读] 新课改的推行与落实,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生活元素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生活素材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加深初中生物理知识学习印象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西宁市虎台中学  张伟 包晓丽

摘 要:新课改的推行与落实,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生活元素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生活素材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加深初中生物理知识学习印象和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对此,重点分析研究了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生活素材,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措施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其实都与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生活素材融入物理知识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要将二者有效融合,相互渗透,加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以此激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中明确要求物理教师必须要将物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将生活素材有效地融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打造高效物理学习课堂,学生在此学习环境下,学习质量与效率大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生活物品进行物理教学
        实验在物理课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开展实验教学,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
        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空可乐瓶进行演示,先在一个大号的空可乐瓶中放入适量的开水,然后进行充分的摇晃,之后将水倒出,注意水倒出后要迅速将瓶盖拧紧,之后学生就可以很清楚的听到可乐瓶被挤压发出的声音,也能很明显的看到可乐瓶在慢慢变瘪。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比如在学习“做功能改变物体内能”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做功所引起的物体内能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根橡皮筋,剪断一端,让橡皮筋变成一根长条,之后把橡皮筋拉直放到嘴边,然后对橡皮筋进行做功,两手快速用力将橡皮筋拉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让橡皮筋的中间位置紧贴在嘴唇上,通过反复几次的快速用力拉橡皮筋的过程,学生就能感受到橡皮筋温度的升高。由此,学生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除此之外,在进行完相关的课程知识后,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物理实验的作业,如学习完静电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和巩固,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利用生活事例进行物理教学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有很多概念和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很难理解这些物理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联系,也可以用一些生活事例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
        比如在学习凝固、升华、液化、气化等相关物理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一下冬天室内玻璃上的水珠;冬天,戴眼镜同学在从寒冷的室外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上出现的雾气等液化现象,而水结冰的过程则是凝固现象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质的变化形态以及液化、凝固等物理概念的内涵。
       再比如在学习“电阻”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导体电阻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队伍通过小巷来类比电流通过电阻时的情况,如果有一支队伍在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巷,那么当队伍通过这个小巷时,队伍的行军速度就会变慢了,同时,小巷越长,对队伍的阻碍作用就会越大,这种情况就相当于电流通通过导体时,导体越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如果小巷的长度是一样的,那么小巷越宽,对队伍的阻碍作用就会越小,就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小巷的长宽都是一样的,那么小巷的路面情况等也会影响到行军的速度,就相当于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样是一个道理;再就是小巷内有火还是没火对行军速度的阻碍作用就是电阻和温度的关系。除此之外,小巷本身的情况是小巷的特有属性,与有无队伍通过是没有关系的,就相当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与有无电流通过也是没有关系的[2]。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与抽象的物理知识的类比,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生活现象进行物理教学
        在物理课的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现象,或者是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的现象来进行教学,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比如在学习“密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首先教师在一个水杯里装入大半杯的清水,然后将鸡蛋放入水杯中,鸡蛋很快就沉到杯底,此时教师将食盐慢慢的倒入杯子里,鸡蛋就会很“神奇”的慢慢浮起来,这种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未见过的现象,学生甚至会感到惊讶,从而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密度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之后的讲课过程引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现象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观察水沸腾之后,停止加热,水上面的白汽会突然增多的想象,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让学生对液化的相关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目,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的物理现象,因此为使用生活素材进行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所用素材的常见性和生活现象的有趣性,容易理解性等,以便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亮国.生活化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6):15
[2]李萍.生活实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