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2020/9/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郑亚玲
[导读]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古诗词则是包含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绵阳市实验中学  郑亚玲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古诗词则是包含和体现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融入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这样学生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根据古诗文的教学来很好地实现。教师要将教学文本充分利用起来,不仅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当做教学目标,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经典的篇目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诗文的教育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地发挥出来。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受教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渐形成的阶段,但这个阶段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时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是古代中国智慧的结晶,教师要通过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这个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教师通过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并且丰富自身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古诗词对学生具有教化作用,通过古诗词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出来还会教给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从而成为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和富有韵律的特点,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陶冶学生情操还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
       古诗词是古代诗人或者词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所以必然有其创作背景,所谓创作背景就是作者当时所处的一种社会环境,所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写出了这篇古诗词。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某篇诗词,除了其本身具有创作才华以外,还跟作者当时所身处的环境、作者的心境等客观因素脱不了关系。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所学古诗词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中,让学生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由此达到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的双重目的。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的《木兰诗》时,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木兰诗》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首先跟学生说明当时代没有女子从军,引起学生兴趣,再引出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中包含的四个“市”分别卖不同的东西,这就跟当时朝廷对商业的管制有关,通过讲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了解木兰的故事学习它巾帼不让须眉,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二)结合古诗词的语言结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
        中国古诗词非常讲究字句的对称匀整以及文章的结构美(即节奏美),同时它也非常讲究平仄声律。平仄声律是由汉语声调构成的,运用声律可以加强诗歌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其中诗词的语言结构就相当于整首诗词的骨骼,是作者思想的具体表现,具有美感的语言结构才能支撑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是拥有相似的语言结构的,教师在讲解其中一篇时就可以举一反三,使学生了解相同的结构类型的一类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重视对文章语言结构的剖析,并由此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三)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含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
       中国古诗词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往往简短的一句诗,区区几十个字,里面就包含了几百字也解释不完的丰富内涵.许多古诗词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这些诗句拿到今天也依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初中生语文功底尚浅,时常难以理解古诗词中包含的意境,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内涵,提高学生的古文功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充分了解所教学的古诗词中包含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作为载体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例如讲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句子时就可以通过对学生讲解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的,初中语文教师有义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还需保证古诗词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步步提高教学效益,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学习能力,加深其民族认同感,陶冶其爱国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杰.简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新课程(下),2017(12).
[2]张景.鉴赏传统文化,继承文化遗产:浅探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古诗词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8):13-14.
[3]吴永荣.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