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9/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肖劲波
[导读] 我国自古科学教育就很发达,但是却一直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和课程结构,而是一直采用综合式的教学方式,将文学、数术、自然、科学等统一成综合性教材,直到1903年,开设的格致课,才开始将科学设立成一门正式的学科。

成都市金堂县淮口第一小学  肖劲波

摘要:我国自古科学教育就很发达,但是却一直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和课程结构,而是一直采用综合式的教学方式,将文学、数术、自然、科学等统一成综合性教材,直到1903年,开设的格致课,才开始将科学设立成一门正式的学科。从课程单独建立至新课改标准发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如今,我国的科学课程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素养培养
        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的重点培养目的。2017年科学课正式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这也代表在新课改的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下,小学科学正式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面对新的教育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并如何对课程教学进行建设,是本文着重需要讨论的。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高课程教学趣味化
        在科学教育方面,学生是否愿意持续学习科学这门课程主要取决于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喜爱。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决心和信心。
以“新的生命”为例。这一单元内容是对三年级所学的“植物”“动物”内容的一种延伸,亦是对后期(五、六年级)教学的一种铺垫,该单元内容比较关键。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花的构成,并且能够区分完全花与不玩全花,并且了解蚕豆种子的具体构造。此处以“花的构成”为例着重说明。在讲述该知识点时,笔者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图片的方式展示了“油菜”的整个生长过程,在查看完图片之后,笔者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根据图片演示推测下花的变化过程。在看完图片之后,有的学生认为油菜的生长过程包含三个时期: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也有的学生表示油菜的生长过程包含四个时期:种子期、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教师带领学生重新观看了图片,并独立阅读和浏览本节所学内容,以此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图片式教学不仅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带着问题开展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有疑有惑,才能够不断进步。发现问题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索问题的第一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生们好奇心重、探索欲强、求知欲旺盛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能够带着问题探索学习,并且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以此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以“光的反射”为例。在正式讲课之前,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镜子,迎着阳光轻轻晃动镜子,教室墙壁上相应出现光斑点,笔者提问:刚刚看到的光斑如何形成的?有的同学表示光斑是太阳射进来形成的,有的同学表示和镜子有关,很显然他们的回到都不能算完全正确,于是笔者对同学们说“你们的答案还不完全正确,有的同学回答得快接近正确答案,不过依旧差一点点,下面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并且认真听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思维始于动作,若将两者的联系中断,那么思维就失去了发展动力。”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以“放大镜”为例,同学们对放大镜并不陌生,即便从未真正接触过,也从电视或者其他方式看到过放大镜,为了让同学们加强对放大镜的认识,笔者将全班同学们按照座位远近分了6个小组,并向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个放大镜,要求各组成员运用放大镜看人、看物和看课本,通过亲身操作观察周围世界,加深对放大镜的认识,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促使学生意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对于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基于实践操作进行探索和验证,逐步提高科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课程评价,提高教学实效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以及学习价值的重要指向标。开展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应当立足师生共同发展,建立多元化评价目标、多样性评价方式的发展性课程体系。对此,教师可以制定《科学课程评价量化表》,包括科学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教材课件质量、教学理念的体现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等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切实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的优质化建设。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备课、上课、作业)评价表》,包括教学效率、教材内容提取、教学重难点渗透、学生实验开展、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效性、学生能力培养、开放式课后作业设计等内容。
       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激发科学热情,应学会从自身做起,不仅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擅长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科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开放度,还要不断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提高专业技能,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梳理,以此为学生呈现一堂高水准、趣味化且高效性的科学课堂,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喜爱,继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促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科普童话,2017(39).
[2]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2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