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5月   作者:杨华
[导读]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有多媒体资源、在线课堂、微课、共享资源平台等多种形式,这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大滩镇教学辅导站 杨华

摘要: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有多媒体资源、在线课堂、微课、共享资源平台等多种形式,这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和强化自身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实小学数学的课堂。文章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简谈如何促成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综合性地促使小学数学课堂与时俱进、高效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互联网推动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这也证明了信息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对待现代化信息技术,我们要着重关注其对课堂教学有促进作用的部分,注重其提高效率的积极方面。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注重把握“度”,与教学内容合二为一,相辅相成地促成小学数学的高效化教学。现代化给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所带来的影响涉及诸多方面,比如,将抽象数学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提供有趣、多样的学习情境,或者是方便教师和学生的网络交流等。信息技术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值得教师去探索的空间,教师要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为本,结合信息技术,不断开拓多元、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1.活用情境导入
     数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充当引领者,而学生则是发现者和解决者.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离不开具体情境的构建,脱离了这样的情境,学生的思路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导入是活的,不是死的。有不少教师以为,只要通过课件给学生展示题目,再配上图片,就算是创设问题情境了。但其实学生进入这种情境一般是被动接收课件上的信息,而不是主动去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办法是借助课件来讲述一个故事,让学生通过环环相扣的故事进入问题的情境中。以《三角形》这一节为例,课件上的图片可以展示两个小动物的谈话,它们所说的话可以用气泡来展现。两个小动物一个按事实说话,一个则喜欢吹牛皮,两人在讨论自己见过的最大的三角形。这样生动的画面拉近了学生和所学的知识之间的距离,课件中的图片展示不是单一地呈现出来,而是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动画小故事,让学生觉得身临其境,十分吸引人。这时候教师再引入三角形相关的概念和特性,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断学习且有些造诣的教师还可以动手制作Flash动画,结合教学内容使得情境的导入和创设更为有趣。其实,多媒体的应用虽然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但动画故事型的呈现毕竟还是与学生有些距离感。教师可以找来一些背景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然后找班里几位学生来演一个几分钟的小故事,引导台下的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跟随故事思考问题。有些教师以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越多越好,只有多用才能体现课堂的现代化。其实不然。这种想法恰恰陷入了一种技术误区,甚至造成教师依赖多媒体来构建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表演的形式一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学生发挥空间。比如,相对于虚拟的动画,实体的演绎更为动人,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还需多元化导入,体现活用色彩。
        2.引导学生操作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教师的专利。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也颇受关注。小学生大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看教师所制作的精美的课件时,也会产生新奇的疑问:这么多图片都是怎么被放进PPT的?为什么图片中的小动物会动?为什么课件上的直线会自己延长?这些问题体现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课件等信息技术产物,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育理念,这也就表明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要做好技术工作,学生也应当有机会参与其中。教师可以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协商,教学生制作简单的课件。在每一单元讲完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信息化作业,让学生动手自己做PPT.整合当前所学的这一单元的知识。例如,针对《扇形统计图》这一节,学生自己画扇形统计图的时候,一般要借助圆规等各种工具画一个圆形的平面图,然后在图中进行分割。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学生还可以制作立体的扇形统计图,数据的操作和转换也十分便捷,而且还可以随意填色、换色等,节省了不少计算和画图时间。这种新奇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与信息技术的距离变得更近了。他们能够实践操作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性也变得更强了,提升了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二、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理解难点
       1.难点形象展示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是不少教师头痛不已的部分。很多小学生的抽象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差,对一些知识点迷迷糊糊的.利用信息技术来突破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是可行的,特别是在一些几何方面的题目中。其实这类问题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学生在课间玩的你追我赶游戏,不正是一种追及问题的具象化吗?只不过题目中的追及问题的设定更加理想化一点,将速度快和速度慢的运动速度设定得永恒一致。这反映了大多数数学问题都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动画,在课件上展示运动速度不同的两辆车,然后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速度差异所造成的结果,最后再引入相关的计算思路,帮助学生突破难题。



       2.整合专题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一般都是跟着教材走,按照教材的单元、章节划分一步步深入。但学生在自主练习或学习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这时候单一依赖于单元整体知识系统很难解决问题,需要跨过单元与单元、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壁垒,纵向整合知识,实现专题教学。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专题教学一般都基于特定的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会更加高效。比如,一些计算面积、体积类的题目,求一个由长方体、圆柱体共同熔合而成的工业零件的体积和面积。当然,这类题目出现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有关圆柱的知识之后。对于长方体的学习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因此,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陌生感。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不仅让学生把一类问题综合起来理解,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提供多种资源,充实学生学习过程
      1.提供练习机会
      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理解比较狭隘,以为信息技术就是制作课件,没有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实际上,课件只是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基础部分。教师应当多抽出时间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延伸小学数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边界,给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教学形态。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丰富度不可估量,一些数学学习网站的兴起也给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共享资源的平台来借鉴优秀教师的课件、动画制作,接触到不同地区小学数学的第一手考卷试题,这给教学内容的充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样,教师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练习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以往比较常见的做法是购买很多市面上流行的练习册,然后组织学生不断刷题。统一做题内容、练习、批改、评讲错题、修正和整理错题,这整个过程几乎要花一到两天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校园通用学习平台,建立班级空间,或者建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组的公众号,设置小程序来让学生进行刷题。不管是哪一种信息技术构建的平台,都具有如下特点:学生全员参与,由教师发布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然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评改;评改后,学生会看到错误率及错题的正确答案;学生自行整理错误,并在特定区域为自己最希望教师当堂讲解的题目投票;设置交流讨论区,让学生讨论。这种信息技术平台大大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给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2.微课互动教学
        正如前文提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多媒体文件、课件这些形式。教师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更多新奇有趣的信息化教学路径。陶行知先生所谈到的“教学之乐”“一面教一面学”理念就是一种警示。教师不能天天“卖旧货”,依赖一种教学模式或信息技术,而是要天天学习,教育再教育,进而不断精进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多新奇的学习体验。这也是教学的一种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平台开展微课教学,每一节课给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不贪多求全,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精细。比如,《分数的认识》这一章节,在设计微课的时候,紧紧围绕着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突破这个问题,最后自己总结。微课可以在课堂环境下进行,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播放;可以是事先录制的,也可以是在线直播的形式。在线播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互动讨论区,让大家在线提问,学生在家里就可以直接聆听教师的讲解,而且还能与教师、众多同学在线互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提供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题目之后,系统即时就可以算出全体学生的正误率,这有助于教师直接进行在线讲解,解答学生的困惑,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四、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运用并不是学习了理论知识就可以的,需要学生真正的去动手动脑实践,反复的实践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整体参与到实践过程中来。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超市进行买卖物品时的视频,在课件上出示商品的图片、价格,让学生分组组合进行小组活动,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并根据购买商品的价格,“顾客”给出的人民币面值,“售货员”需要找回的人民币数量,进行买卖的活动。在这期间,信息技术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任务,也更便于学生根据具体的事例去模仿和学习,而“角色的扮演”更是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可以从生活出发,理解数学的运用,发现数学的魅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说的几种路径。教育信息化浪潮不断袭来,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依赖,而是要懂得灵活应用,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之中,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童森.信息技術为小学数学教学插翅添翼——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思考[ 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3).
[2]闵博.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合的原则与模式[ J].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2019.
[3]伍文臣.基于智慧课堂的生成性教学研究——以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为例[ J].教育信息技术,2018(Z2).
[4]谢忠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J].学周刊,2015(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