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 马千里
摘要: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从《论语》一书入手,秉持古为今用的理念,分析孔子的教育伦理思想。
关键词:论语 教育伦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历史上成就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是一个积极入世的政治团体,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治学团体,更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教育团体。儒家的学者们大多热衷于著书立说、开馆讲学、收授徒弟。孔子的伦理思想虽然带着一些局限性,但他清晰地看到了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独特性、强调人的能动性,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来看待人的发展问题。
一、教育的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阶级性。在春秋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底下,能够用于教育事业的资源很少,教育被王公贵族垄断。春秋末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不再是达官贵族的专利,于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解释为:“只要是主动地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从史料记载来看,孔子弟子涵盖了不同家庭阶层出生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包括了奴隶主贵族、商人、平民百姓等人。孔子的行为彰显了其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育伦理思想,孔子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首创私学,扩大了教育受众群体的基础,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二、教育的内容
《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教育学生从文本知识、德行规范、忠诚尽心、言而有信四个方面,孔子不论学生的出身都将其一视同仁,培养他们的君子人格。智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能力跟知识储备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重要指标,孔子对教育内容的完整构建为社会培养了许多真正有学识的治国人才。孔子在《论语?学而》明确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将德育看得比智育重要,认为德育是教育之首,德育跟智育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重点,也是其伦理思想的重心,孔子之道即是“仁道”.孔子曰:“仁者,人也。”“仁”是道德教育需要重视的内容,更是作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张继军在《先秦道德生活研究》说:“孔子第一次把‘人’作为一种抽象且普遍的主体和对象而纳入其中,真正发现‘人’的存在。”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只有仁者才会坚守仁,只有智者才会行仁,拥有仁心的人才能不管在什么样的境地里都做到保持本心、宅心仁厚。不会因为贫困落魄而怨天尤人,也不因为富贵舒心而骄奢淫逸。仁是人性的基本,是人生活在世上的应然选择,是立足于世的根基。
三、教育的方法
孔子在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的时候,对教育方法的探究也值得教育工作者的学习。
孔子采用“启发式”诱导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和适时启发.反对将课本知识照本宣科,“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忽视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过程。朱熹在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整理的时候将其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因势而利导。老师要把握好启发学生的契机,有步骤分寸地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在他们冥思苦想却不得其解的时候启发,在他们想脱口而出却不懂表达的时候启发。颜渊赞美其师孔子时说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在教育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论语?为政》子游、子夏分别问孔子“孝”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孔子给了不同的说法,正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因材施教里面“材”指的是受教育者的特质品质,也是指其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对子游强调敬是因为他在生活小事上做得不错,但是孝敬这样精神层面的养同样重要。对子夏强调和颜悦色是因为他为人不够温和。孔子根据他们每个人的缺点进行教育,程颐、程灏评价道:“孔子教学,各因其材.”朱熹在对《论语》作注的时候引程颐、程灏的评价“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根据不同人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喜好习惯、生活经历进行相应的调整,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有效教育。在《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冲动鲁莽,孔子就教育他父兄尚在,处事要思考不要蛮干。冉有性格软弱,在遇事的时候容易胆怯,孔子鼓励他见义勇为。孔子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学生的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尊重每一个人的与众不同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张居正评价“可见圣人立教,与帝王出治,其斟酌化裁,操纵阖辟,皆不出此二者,所以能甄陶一生,而尽君师治教之责也。”
孔子认为学思并重,强调力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多听多看、注重实践,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思是学的提升,学是用方向的学,思是有目的的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学与思互为表里,融会贯通。 孔子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学习有余力的人可以入世,为治理国家维护社会贡献一己之力。孔子强调力行,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言行一致。孔子提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要求学生无论是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不能光听他说了什么,关键看他做了什么。“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四、教育的目的
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情势,孔子希望通过教育来达到培养治国安邦的贤才,由此来达到实行德治的目的。孔子认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一个有修养、有德性的人,这是为人的基础,也从政的根本,于是提出“为政以德”的伦理思想.孔子提出教育是培养笃信好学、恪守善道、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他以学而优作为标准,学识是基础,德行是保障,以此为标准推举贤才,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实现复礼大业。孔子打破了世袭制,破除了贵族对教育的独占,使教育向平民开放,用行动践行了“爱人”的含义,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希望从政的想法,对以后的教育以及从政入世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重视人的价值,把教育立足于人本身,在孔子的教育生涯中,形成了发人深思的教育思想和完整深刻的教育体系,其中有时代局限,更有时代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对当今的教育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