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卫
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 吉林省 通化县 134100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高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渗透心理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力,更是现在教育的目标要求,所以渗透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教师应当重视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阐述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高中体育训练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教学;心理教育;策略
一、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高中生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学习节奏加快,升学压力增大,社会经验不足,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1.高中体育教育中缺乏自信心
由于遗传因素和成长环境不同,学生的外形有高矮胖瘦,有些学生为体质较弱的,或者存在一些生理缺陷,在体育训练中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他们总觉得自己什么项目都不行,经常表现出为难、沮丧、萎靡等心态,甚至破罐破摔,厌烦体育课的现象。教师要因材施教,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去开展一些难度系数小的活动。使他们不断地在成功中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培养意志力。
2.人际关系的处理障碍
体育比赛中,可能由于认知的偏差,一些学生认为不公平,或者认为对方作弊等问题形成的矛盾,导致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发展不顺畅,对于整个班级氛围造成阻碍,学生内心也会产生挫败感,融入不到班集体中。
二、在高中体育训练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策略
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体育教师实践新课程体育的水平,推动体育教学高中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跟教师的素质有一定关系,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这样就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在体育训练中,给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识地调整学生的心理。
2.关注特殊学生群体,与学生建立良性的沟通
有些体质比较弱或者有身体缺陷的同学,教师应当加以关心和引导,主动关心特殊学的情况,多与特殊学生进行沟通,主动询问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且加以解决,及时关注学生心理问题,针对心理教育理念,进行疏导。多多去发现每个学生个体的不同之处,并且加以分别,针对性的开展一些适合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不参加任何活动,多多鼓励班级热心同学,多与特殊群体对话,大家互帮互助,形成一个温馨温暖的班集体。
例如,体育教师去开展一些难度系数小的体育趣味活动,针对体质弱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难度系数小的他们能完成的活动,针对身体缺陷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班级事务,比如:计时、计数等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由于生理问题体育成绩不理想,应当引导学生,体育成绩差,是因为先天无法改变的条件,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要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它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3.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生动心理教育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迅速发展了起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比如,可以听声音,看视频,教师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在体育教育中,应当利用多媒体去创设心理教育情境。
例如,释放榜样的力量,搜集体育健将的奋斗历史,比如讲述刘翔的事迹,播放刘翔短视频,讲他训练时吃苦耐劳,遇见困难迎难而上,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要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带大家观看电影,中国女排,让学生既对课程感兴趣,也能从中收获到一些力量,针对特殊群体,可以利用多媒体讲述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让学生正视自身的缺陷,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总而言之,心理教育在体育教育训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具有健身和健美的功能,更重要的还有健心的作用,尤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教育融于体育教育中,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中体育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吴晓霞. 新教育. 2018(35)
[2]浅析如何让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在思变中发展[J]. 闫寒. 科学中国人.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