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合理开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马建军
[导读] 概念知识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基础,也是核心。本文结合初中生
        马建军

        甘肃省陇西县镇南九年制学校

        摘要:概念知识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基础,也是核心。本文结合初中生物课程概念知识内容,对课堂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概念;课堂教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初中生物也应该结合自身科学性和实验探究性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堂堂极具科学意味的生物教学。
        一、精选探究学习内容
        学习和建构概念知识需要经历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思维活动等多元组成的过程,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应该明确认识到,具备较多事实性概念知识的生物课程并不是所有内容的教学都适用于探究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实际学情来做出综合考量。比如学生的前认知经验中包含了对目标概念知识的较多理解,那么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选择直接讲解的方式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十分合理有效。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并不是完全照搬科学实验研究的过程,而是在于学生能否通过主观的探究学习体验来获得对于概念知识的认知经验,即其是怎样形成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教师需要在课前充分研读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状况来设计相符的教学内容,明确目标对象是具有基础和重要地位的概念知识,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原理和规律,感受生物学的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学方法的选用,怎样才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合理搭配,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先对本课涉及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分类。首先是核心概念,即“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光能)来实现二氧化碳与水的合成,并通过贮存能量产生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接着,延续核心概念之后的下位概念包括光合作用进行的原材料、条件、场所以及产物。其中事实性知识包括有植物的生长需要依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植物可以产生氧气;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在梳理完本课的概念知识内容后,教师即可设计实验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经典的实验过程来一起得出结论。比如通过观察和分析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得出二氧化碳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材料。再如探究光照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感受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以及通过观察和分析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来了解植物身体的哪些部分是可以制造有机物的。


        二、合理开展探究式教学
        1、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的必要条件是问题,只有将问题置于 情境当中才能够令学生带着质疑和思考去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利用自身的认知经验来解决问题,完成对新知的建构。因此,教师在选择情境问题时要考虑到问题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之间的契合度,以确保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藻类植物”相关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段新闻,新闻播报的时某些黑心厂家生产的非法有害食物,并在市场上进行售卖的片段。该有害食物主要以紫菜等藻类食物为主,那么教师即可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够判断紫菜等海产品是否是真呢?进而引出科学的实验方法,如显微镜观察、浸泡与燃烧等等。通过实验方法来引出藻类植物的结构与组成,致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用到这些方法来进行验证,由此使课堂教学连接起来,体现出教学的整体性与关联性。
        2、激活思维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教学手段,也是探究式教学当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设计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时应该严格按照概念知识的特点来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在一定活动过程后获得知识,而并非始终一头雾水地在盲目学习。例如,在“呼吸作用”相关教学中,教师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植物的呼吸是吸入二氧化碳,然后呼出氧气,这是由其未经过科学学习的前认知经验造成的,对此恰好可以为教学所用,利用这一错误的认知经验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展实验探究来印证猜想与假设。比如将装有新鲜蔬菜的密封袋在黑暗环境下放置24小时,然后将袋子打开,袋内的气体会使石灰水变得浑浊,这证明植物在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接着,再再爱酱等质量的干蚕豆种子与萌发的蚕豆种子分别放进保温瓶中,存放24小时。之后对两个瓶子的内部温度进行测量,感受植物呼吸是在释放能量。
        综上,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在课堂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以适应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与特点。尤其对于概念类知识来说,教师应该积极选用合理的探究方式来让学生去切身感受生物知识的实际存在和价值,进而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相应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翠.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64-165.
        [2]鲍世颖.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72-173.
        [3]杨英桂.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5):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