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燕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 广东信宜 5253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小学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为更具有难度的高中教育做好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阶段,而这个时期对于学生一生中都起着重要的意义,青春期是一个人的花季,学生在这个时候的学习能力会增长,生活能力会增强,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发都将发展和变化,并逐渐成型,他们会培养自己的爱好和性质,会结交更多的朋友,会树立自己的基本品行,因此,教师在青春期时段对学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心理辅导教育。因此,本文以初中班主任的心理辅导教学为载体,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对初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学现状及方法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学分析;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心理辅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大问题,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初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分析现今初中阶段心理教育的现状,制定良好的教学制度,建立班级德育管理模式,不断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授形成有机统一体,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升整个班级的心理教育质量。
一、当代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相关教育分析
心理辅导教育其实常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随着不断提升的竞争机制,班主任和家长更多关注学生的成绩问题,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心态问题,而学生的心态问题和学习问题是一样重要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态。
就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来讲,一些初中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他们在这个阶段容易变得性格暴躁,极易动怒,和学生老师家长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而这些冲突都是因为日常中的小事,比如一些男生,他们在初中阶段更容易和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动手,这样的行为会给打架的双方都造成伤害,有的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人身威胁,同时也对班级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为其他同学做了不好的示范。究其原因,这都是学生心理问题没有及时疏导所造成的。除了明面上的打架,还有一些私下里的校园暴力行为,学生有可能会组成小团体,对于另一名学生进行人身伤害和语言辱骂行为,这种行为不是个例,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中看到相关的情景再现,比如之前上映的电影,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正是讲述了学生暴力的行为。其实这都是学生性格中存在的缺陷,教师应该警醒并对学生及时进行心里疏导,解决学生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学习、自制力差、易冲动、易动怒的性情,多为学生讲道理,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进行及时矫正。
心理辅导问题不容忽视,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多与学生谈心,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习惯等多方面来制定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关爱和爱护。
二、班主任的定位及心理辅导教育的意义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相比于其他课任教师,班主任更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情况,因此,在心理辅导教育中,班主任一定要认真了解情况,制定出最详尽的策略,发挥好自己是家长与学生连接之桥梁的作用,正视自己的重要性。
班主任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辅导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首先,班主任提升心理辅导教育可以增强其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师生之间只有多沟通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更开朗的性格。其次,心理辅导教育是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基础。学生要有正确的心态去认真学习,在遇到疑难时可以,发挥自己的自信心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塑造健康的心态。第三,开展心理辅导也是当代教育教学的新目标和重要任务。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家长容易产生唯成绩论的心理,对于学生的心理关注较少,而心理辅导是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的,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行为,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培育身心健康综合发展的“中华之少年”。
三、初中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学方法
(一)心理疏导的开展,课堂重视观察并进行隐形教育
心理辅导的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静水流深的,它要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不是当众揭发学生的一些缺点和不足,那样会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开展隐形的心理辅导教育。所谓“隐形教育”就是带形式上是自然而然的,在实际效果上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班主任可以班级开展心理健康的讲述活动,邀请每一位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解身边那些与人际交往相关的小故事,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放映一些电影,并让学生写下观后感,让学生进行积极高效的讨论,学生探讨德育的意义,感悟理想对人生的启发作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加深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素质的意识。心理健康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班主任应该将其落实到位,展开各种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形式,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
(二)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可以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
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注意力转移法来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开展每月的“读书月”活动,阅读可以增强一个人的知识,更可以开拓一个人的视野,使我们变得豁达和乐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可以体会更多的人生百态,通过大视野来提升自己的小格局,班主任要做好积极引导学生分析一些作品,并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教育,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来增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得到更多共鸣。为了丰富课堂的设构建,初中班主任还可以开展心理活动课、“小小咨询室”等有趣丰富的活动,还可以进行一些表演,诗朗诵等活动,比如针对每年一度的央视“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看,还可以布置下书写观后感的作业,这样,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灵魂上的升华。
总之,初中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课堂,要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发现每一位为孩子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教育。,用真心与学生进行交流,用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转移学生的不良情绪。
(三)家校教育的开展,家长要为中学生提供有力支持
心理辅导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上的班主任教育,家长也是对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家长应当在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要进行打压式教育,多和孩子谈心和交流,知道孩子面对困难时要勇敢的面对,父母要充分的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主任还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家长及时通报学生的德育情况,不断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家庭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树立更健康的心态。总之,家长要为中学生提供有力支持,班主任在学校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父母在家里也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不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与鼓励。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应该开展高校的心理辅导教育,以适当和高效的方法解决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运用有效的沟通解决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疑难,使学生的心智不断成熟,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晓英.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辅导[J].学周刊,2016(7):215.
[2]麦从心.班会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4):50-51,55.
[3]孙益光.心理辅导在中学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