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敬梓宇
[导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敬梓宇
        四川省阆中市华胥路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6374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数据”的运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亦是如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让现代教师在教学当中拥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教学模式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当前的教学架构,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也可以让师生的知识知识交互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方便,本文将浅析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创新策略;应用分析
        现代的教学创新,其目的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传统教学当中以应试教育思维所展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符合当前社会的教学需求。在这股教学创新的洪流当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高效便捷的实现目标,对于学生来说,一些具有抽象性却难以理解的知识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直观的展示出来,能够大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这对于现代教学来说,是一个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的优势,并且浅谈几点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学的优势
(一)直观性
        直观性的特征体现在信息技术的直接展示功能以及多角度诠释功能,信息技术下衍生的教学辅助工具,有多媒体、希沃白板、电子白板以及一些与教学相关联的远程电子设备,这些都可以用于教学当中,大幅的提升当代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路径,给予学生看待知识的不同角度,学生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衍生的一系列教学资源,来高效的进行知识内化。直观性的特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的弥补了学生在学习当中因为想象力不足而无法透彻了解知识的难题,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作为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增添教学趣味性,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教学变得不再单一枯燥。通过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能够以更加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到课堂当中,与教师进行更加高效的知识交互,进而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效率的提升,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氛围,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三)多元性
        多元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主张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路径来解析知识架构,以多元化的角度诠释知识内涵,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感受,进而增添教学的宏观性,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三观和是非理念。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云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更加便捷的整合教学资源,获得多元化的学习感受,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四)便捷性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化教学,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终端,便捷的实施远程教学,学生也能够利用微课、互联网等教学资源,随时随地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便捷的进行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现代化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也具备了延展性和实效性,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为现代化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彻底的更改传统的教学生态。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应用策略
(一)直观展示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会接触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学科,比如“物理、数学、政治”,这些学科当中的一些内容,单纯的通过理论化知识去学习,学生的理解还不够透彻,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教条化的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这个时候,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参与教学,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数学学科的教学为例,数学有一些平面几何知识和空间几何知识,在这些知识体系当中,有关一些定理的讲解,教师单纯对书本上文字化概念的进行诠释,往往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在学习当中无法通过想象补全书本上的知识,那么在学生的内化和应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展教学,对平面几何知识当中一些图形的割补关系以及空间几何当中一些空间内部的点位关系进行直观的展示,能够弥补学生想象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高效的内化知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扩充教学内容,增添教学趣味性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课外知识的拓展也是教学当中的重要部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可以对书本内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教师能够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内容,增设一些课外知识来辅助学生去理解课内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对学生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过程起到推进作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开拓学生的眼界,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想要学习一门语言,了解这门语言所属国家的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通过增设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当中的一些语法、词句构成,以及对语境的判断等等,可以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另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开拓,在了解中外文化的过程中,建立较为正确的三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多元化设计教学模式,加深学生学习感受
        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其优势在于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通过“声、画、境”三位一体的方式搭建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当中,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提升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文教材当中的一些带有时代色彩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筛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利用多媒体搭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在声音、画面的感染下,同化情感加深认识,这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道德观念强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当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影视资料,来让学生体会狼牙山五壮士为革命牺牲的深明大义,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让学生道德观念得到提升和强化,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
(四)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
        信息技术具有远程实时共享信息的优势,这一优势可以利用与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延伸的软件,例如qq、微信,通过交流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远程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微课,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实情为参照,将微课上传至互联网的共享平台上,让学生通过下载查阅,这样学生即使在家中,也能够享受到如同课堂上一样的教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提升有着巨大的帮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性的强化能力,完善知识架构,并且提升了教学的容错率。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存储功能,去记录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提升状况,上传至云数据存储平台,在每个教学阶段开始之前,以之前的数据为参照,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制定一些自主学习计划,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当中的创新运用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需求,“因地制宜”的做出改变,在教学当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其价值对教学进行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促进现代化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柯贤兵,王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9):125-126.
[2]牛军豪.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蚕业,2019,53(11):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