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明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实验小学 陕西省 宝鸡市 722300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虽然很多教师都知道,但往往在工作中落实不到位,一线教师样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帮助,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实例,展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 促进成长 小学数学
我很喜欢央视一句广告词“行多久,方为执着;思多久,方为远见”。想想我们的生活需要如此,有恒心,持久地坚持,不断思考,改变,又坚持行动……奋斗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思考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亦如此,坚持做教学工作,又能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改变,又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如此反复,将成就我们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但我们大多数教师只能坚持做好第一点,坚持做教学工作,在第二点中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做的甚少,导致教师发展较慢。
记得我曾担任我县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专职教研员时,经常去各校调研,观课议课、课题交流、教师培养、反复磨课等活动,看到一位教师写得教学反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的教案中每节都有反思,基本都一半句话,“今天教学生口算多位数除法,学生定位不好,继续加强”“今天学习多位数竖式除法试商的方法,学生掌握不好,继续加强”“今天学习多位数竖式除法调商的方法,学生试商、调商次数太多,继续加强”……后来我和他们主管教学的校长说如果一直这样写反思,这位教师就抑郁了。
教学反思不是每课都写,教学后有所思、所想写下来,便于以后改进提升。刚写教学反思,先按照一定的模式写。具体包括:写成功之处(教学环节中出彩的地方,独特的教学思想渗透,巧妙的教法等等);写不足之处(教学中疏漏失误之处,造成的教学影响等);写教学机智(课堂中动态的生成,教学产生“智慧的火花”方面);写学生创新(关注学习主体性,学生生成的智慧,探索的方式,独特的见解,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的方面);写“再教设计”(通过一节教学,反思得失,进而再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尤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扩大动态生成,以提高课堂实效性)。
当然,每节教学反思并不是按部就班、面面俱到,也可重点突出某一方面,下面,是我写的几节课的教学反思。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1)》教学反思:
今天是假后的第一节课,学生精神状态不佳,共同学习《角的度量(1)》,主要目的是学生学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准确地读出角的度数。课中,在角的估测中,师生互动多一些,目的让学生能够清楚的区分锐角和钝角。但作业中仅有四人全对,错误的重点是将45°的角测成135°,120°的角测成60°,还有大部分学生测量角度时,误差超过5°。
第一个错误原因清楚,是学生测量角度时读数出错,内外圈读数错误,误差大原因不好确定,再进一步了解学生量角的细节时,才发现,学生不是量角的误差,而是错误,测量时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不能完全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不能与角的一边重合,究其原因是由于上课用木制量角器示范,教具有厚度,并且不透明,影响学生的观察,对于测量的关键点理解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将在下次练习中教学设计如下:继续做好角测量的示范教学,并且在教具的清晰度上下功夫,把测量角的关键——点对准,线对齐要重点强调。运用希沃教学软件中数学教具,透明量角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将角的估测与实测结合起来,做到先估、再测、接着对比检查。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时,教师以57+43=43+57为例,引导学生分小组列举大量的例子,继续引导学生举出新的例子,例子很多,无法全部列举,那么想想自己写一个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一个学生思考后很快回答到“正方形+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继续引导还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学生回答用五星、心形等图形表示,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处理巧妙,再引导学生说说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简单、明了。接着以“a+b=b+a”统一公式帮助整理,体会数学符号思想的美。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到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较孤立。因此在课的导入时,由学生关注的话题进入课堂,激活学生参与热情,游戏“看谁的眼力好”进行探究,出现学生喜欢的动画名人、歌手、拓展到喜欢的少儿文学作者曹文轩,猜猜他有多少部作品,学生发散思维,但准确的数会出现局限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原有知识不能解决新的问题,自然而然引出新知识——字母表示数,解决新问题,师生共同交流这个字母会是那些数,那么它的范围会是多少,灵活拓展知识。接着由游戏“看谁的口才好”练习儿歌《数青蛙》,怎样把这个儿歌说得更到位,更准确。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具体数的局限性,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用字母表示。全讲设计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以新的问题为障碍,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任何新知识的产生都是由于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在下一步教学设计改进中,应该增加适当的训练,巩固学生所学。
教学反思既是一节课的结束,又是下一次教学的起点,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会有新的改变,新的提升。这犹如我们游玩了一处风景,回来后思考品位,哪些景点怎样欣赏更好,哪些地方需要提前准备哪些知识,怎样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等,为其他人或下一次游玩分享哪些收获,这就是生活中旅游的反思。教学和生活相同,需要我们行多久,思多久。
参考文献:
[1]课例研究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J]. 张勇,徐文彬. 教育导刊. 2014(03)
[2]启思维之源,活创新之水——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 王宗阳. 文理导航(下旬). 2013(02)
[3]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小学教师帮]《教学反思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