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合作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黄泽远
[导读] 本文主要基于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黄泽远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茅排乡初级中学   江西省  抚州市   344131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让广大初中教师得以反思并借鉴,促进整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如有纰漏,希望广大同仁提供宝贵意见。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合作探究;能力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适应现阶段发展的潮流,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地了解新课改的要求,真正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很好地契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本文着重从合作教学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探讨。
        一、在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合作教学的内涵以及具体执行存在认知问题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运用合作教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经常性出现下列问题的出现:第一,不能正确的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常常存在教师独断合作教学的局面;第二,师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加之,对合作教学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知,以及执行力差等特点,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存在顾此失彼的状况,从而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第三,课堂设计不合理。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流于形式的尴尬教学状况,并未真正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空间,常常采用让学生课下商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解决课堂出现的问题,而教师则将主要精力,放到重点知识的讲授方面,不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二)教师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采用自行组建小组的方式,并不注重各个小组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打闹的状况;还有部分学生出现跑龙套的现象,而整体的合作教学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三)教师不能正确地进行小组科学评价
        在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以及结束后,教师往往运用以下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合作结果进行评价。第一种,即时性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性的评价,并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引导。第二种,总结性评价。教师立足整个小组的学习状况,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并未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易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利于整体合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在合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对合作教学内涵的认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做为合作教学的总设计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负主要责任。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作用,注重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点,注重了解时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具生活性的学科,包罗万象。为此,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在此基础上,将时事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行链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新闻动态与知识之间的顺利过渡,提升整体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第二点,明确师生关系的定位。教师应深入了解“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交流、思考和分析的快乐,真正做到教师承担起知识的总策划者的角色,学生承担起知识探究者和发现者的角色。第三点,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生成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真正发挥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科学分组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本文中科学分组,着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同组异质。教师应保证同一小组内有不同成绩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第二方面,组间均衡。教师应保证不同小组之间学习水平的均衡性,从而更好地控制教学进度。第三方面,设置角色。教师应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相应的角色,并在此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位置。
        (三)注重小组评价的科学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评价可以让学生认清个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并发挥学习中的长处,纠正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秉持整体与部分相协调的原则。既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小组合作结果的原因,又要立足每个学生个体,运用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知个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总结现阶段的问题,又要从问题产生的过程中,寻找相应的新型的教学方法,真正让教师在反思中,在总结中,探究出属于个人的合作教学之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明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探究[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6(10)
        [2]郭增学.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能力策略[J].新课程(中).201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