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肖君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在不断的增加。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地形较为复杂,软土地基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身份证号码:34262219850523xxxx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在不断的增加。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地形较为复杂,软土地基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因此,研究软体地基的技术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保障建筑的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软土地基;技术问题
        1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改善地基的原先条件,提高地基的有效承载能力。在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主要论述了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希望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结合不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处理方式,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2 软土地基特点
        当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软土地基是重大的施工难题。所谓的软土地基指的是含水量相对较大,并且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软土性质的地基形态,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特点:
        2.1触变性。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触变性,触变性是软土地基的一个独特的特征,所谓的触变性指的是:如果软土地基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影响下,它属于固态的,如果受到了外力的影响,就会发展一定的流动性。
        2.2高压缩性。软土地基具有高压性的特征,在软土地基上,由于软土地基的内部具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它的压缩系数相对较高,因此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压缩性特征,进而使得软土地基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在实际的建筑中,一些软土地基上的土建,经常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其原因是由于软土地基具有较强的压缩性的特征。
        2.3低透水性。软土地基具有较低的透水性特征。它所含有的天然水量相对较大,因此软土地基的渗水性相对较差,这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特征。
        2.4不均匀性。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不均匀的特点,由于土质属于软质,容易出现一定的流动性。在实际中,软地基中具有不同的土质,使得其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同的,由于受到软土地基的不均匀的土质影响,针对软土地基在进行建筑的过程中,地基在进行沉降也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3 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主要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对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洞庭湖冲积平原的地形破碎、淤泥量较大。湖泊是来自于不同自然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形成,是因为受到底壳断线下沉的影响。另外淤泥对平原的冲击较大,地基的软土层相对较多,建筑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针对此类情况应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此类土层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以下运用换填垫层法、真空预压法、水泥土搅拌法、深层搅拌桩技术,对软土基层施工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3.1 换填垫层法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将地下浅土或者地面上的土层挖除,在软土递进的建筑工程中,运用分层填筑的工程,使得较好的材料会逐渐形成坚实的地基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此工程称之为换填垫层法。这类对地基处理的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房屋的建筑类、厂矿类、城市街道类、公路类、机场类,以及广场类的建筑施工的工程领域中。
        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换填垫层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少地基沉降不均匀的情况或者地基沉降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快速地将软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出现冻胀,为了能够更好的将膨胀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的黄土消除,另外也能将液化地基中的液化沉陷现象减低。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不同的类型,在运用换填垫层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运用换填换层的方式能够适合处理不良的地基、以及浅层软土层的地基中、或者土层不均匀的地基中。

在建筑场地内,如果局部区域出现软土、松土、古井、古墓、暗塘、暗沟等,都可以运用换填垫层方式将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运用这样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局部处理时,能够保障所建筑的地基保持整体坚实,这也是建筑工程中运用换填垫层方式的基础原则。
        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换填垫层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上层的浇筑。对建筑的结构刚度、负荷分布、建筑的体型等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的考虑。针对建筑的整体刚度、负荷性以及体态的复杂性,或者是建筑的差异性、变形敏感性的建筑类型等情况,无法应用该类处理方式。换填垫层方式适用于深层的软弱土的地基浇筑,例如淤泥类型的土质适合运用换垫层方式。若是运用该种方式,仅仅是在置换成软土之后,便能够提升持力层的承载力,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层软弱土地基带来的变形量过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不能应用局部换填层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但对于轻型的建筑类型、地坪、堆场或者道路来说,则可以运用换填垫层的处理方式,在对建筑工程的软土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传递到下卧层的顶面附加应力相对较小,是以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3.2 真空预压法
        需要进行加固的软土地基内设置塑料排水板、砂井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运用到真空预压法,之后在地面上铺设砂垫层,在上方覆盖不通风,促使与大气隔离,通过设置砂垫层内的吸水管道,用于真空装置之后进行抽水,之后将膜内的空气排除,因此在膜内和膜外产生一定的气压差,气压差作用于地基之上的荷载,地基不会产生剪切破坏的情况,因此对软土地基具有有利的影响。运用真空预压的防止不需要进行堆载,则省去了卸荷和加载的工序,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预压的时间,另外也节省了堆载材料,所运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需要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便能够进行大面积施工。
        3.3 水泥土搅拌法
        针对于软土地基中,运用水泥土搅拌法,是采用水泥或者石灰等一些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运用特定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可以使地基的物质能够将软土与固化剂强制进行搅拌,促使地基中的软土变得更加坚硬结实,而且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及水稳定性,能够提升地基土的轻度,同时也能增加变形模量地基的处理方式。按照施工方式的不同,水泥土搅拌方式分为粉体喷射与水泥搅拌两种,水泥搅拌方式是运用地基土与水泥浆进行搅拌。粉体喷射是运用石灰粉和水泥粉与地基土进行搅拌。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采用适合本工程的搅拌方式,进而提升地基土的整体性和硬结程度。
        3.4 深层搅拌桩
        在施工建筑的过程中,当在进行地基深层加固的时候,便会应用到这种处理方式。运用深层搅拌桩,可以对淤泥土质、处理淤泥、粉土、泥炭灰,是对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深层搅拌桩是运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在进行水泥搅拌桩之前,首先应该用水将整个管道进行清洗,并且保障管道无堵塞的现象,等到水排尽后就能进行下砖。通过运用特质的深层搅拌的机械,在地基的深处就能就地将固化剂和软土进行拌和,促使软土结石,提升地基的强度。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在处理中是一项较难的问题。由于土壤不同也会具有一定的差别,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特征。所以在应该强化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研究,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的时候,方式的选择都会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因此,在实际建设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的选用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潘如升.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2(16):51+53.
        [2]张良.关于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2).
        [3]何龙飞,杜凯敏.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討[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33+57.
        [4]涂凌鸿.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1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