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胡琛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人们用水质量提供了强大保障,有利于促进民生发展、生态平衡。

        泾县水利局  安徽宣城  242500
        摘要:水利工程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工程,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人们用水质量提供了强大保障,有利于促进民生发展、生态平衡。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水利工程数量日渐增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施工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日后的运用效率。因为当前社会当中水利工程施工复杂,不仅工期长,而且涉及很多交叉施工的内容,给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百年发展建设目标,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质量的地位在新型建设性管理体制下显得愈发重要。目前,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质量要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效能,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 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2.1 基层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职能定位不明确
        2019年,按照机构改革总体部署,市本级和县区的水利工程监督机构基本都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基本都整合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设的服务中心。质量监督管理职能基本都设立在水行政主管部门内,而承担具体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和部门则设立在整合的服务中心内。整合后的服务中心取消了质量监督部门的独立法人资格,原相关监督人员并入技术服务部门,与承担项目法人工作的部门合署办公,在监督职责、业务方面定位不够明确,存在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和公平公正性。
        2.2 缺乏合理的施工规划
        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很多施工单位未结合水利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施工统筹,对于施工的各项内容并未有一个完善的规划。此外,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一味地追赶工期,导致水利工程施工无序问题严重。工序无法合理的统筹,很难展现出水利工程实际质量。甚至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随意缩短工期,很难保障水利工程各项施工标准,甚至造成了返工现象,不仅无法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而且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严格把控各项施工内容,并合理开展施工统筹,明确施工顺序,对水利工程施工各环节进行统筹、监督、管理,全面增强水利工程质量。
        3 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措施
        3.1 把责任落实到实际负责人所管理的质量监督工作岗位
        新型建设管理体制下,为了确保与建设有关的单位自觉遵守规则以及承担自己的责任,监督工作主要负责检查各方责任主体行使其义务,并督促其完成其工作任务,因此应加强上级检查力度和完善整体制度,并注重实际执行情况。只有各建设方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才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要严格检查各部门工作人员是否都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施工单位是否拥有相应的资质,并检查其是否有能够进行此次工程项目建设的证书,全面排查出借自身资质、转包或违法分包的单位。


(2)其中对所有参建单位的监管应作为整个监督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建立并完善该项目的法人管理体系、保证施工质量体系等,保证工作顺利地进行。不遵守行业内法律规定、从事犯罪活动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应督促其主动承担刑事责任,并积极改正接受处罚;奖励那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表现较好、勤奋努力、遵守规定、成绩突出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了保证监督系统的实施效果,在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中记录监察结果。同时应建立严格考勤制度,对于出勤率低、违规兼职的人员进行处罚,以达到整顿风气效果。
        3.2 改进质量监督工作经费方式
        2009年起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再向受监项目收取项目质量监督费,改为政府财政划拨,以此避免腐败问题滋生。根据近些年实践情况可知,各地的财政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质量监督管理经费无法足额按时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2014年来国家重点开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其监督工作主要由县级监督站负责,经费短缺问题严重。对此,文章提出借鉴德国监督费用收取模式,工程建设投资中,明确列支质量监督经费,工程投资下达时,财政部门按比例计提,并根据项目进度划拨相关费用至质量监督机构。
        3.3 强化监督检查力度,积极推行质量监督抽检
        基层监督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目的,以问责为抓手,保持高压严管的“强监管”态势。实行质量问题清单式管理,对照清单开展监督检查,对照清单开展问题确认,对照清单开展整改追责。针对大型水利枢纽、供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和移民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在保证资金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质量检测的力度,推行质量监督抽样检测,进一步加大工程实体检测的范围和频次,提升质量检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3.4 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严谨、精湛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根本。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时,必须要明确施工技术重点。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技术参数等各项内容进行把控,确保水利工程质量。严格把控进场材料质量,在材料与设备进场时,应该对各项施工材料的合格证明、参数、设备功能与水利工程质量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在保障材料质量、设备效率之后,才能够进入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此外,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严格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技术监管人员必须要共同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审核工作,在明确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类型、技术要求、技术标准之后,才能够开展施工。施工监管人员应该通过旁站、阶段竣工质量监管、现场巡查等形式,切实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严格开展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实际需求,将各项专业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技术关键等内容,把握施工技术重点难点,向广大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明确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并娴熟地开展施工,利用可靠的工艺,强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4 结语
        总的来说,合理的质量监督对水利工程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将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的提高作为重点内容,集中研究监督管理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以及可行性措施。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改善给出了一点建议,也能为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依努尔•热西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2).
        [2]赵淑杰.辽宁省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6(6).
        [3]聂素娥,李利阳,许豫昆,等.某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监督实践[J].施工技术,2018,47(S4):1107-1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