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田小亮
[导读]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的融合成为了教学新趋势,这既是素质教
        田小亮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清水河小学435300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的融合成为了教学新趋势,这既是素质教育对教学工作提升的要求,也是教育顺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而高效课堂理念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追求投入少、效益高的一种教学理念。建构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符合教学理念的方式都值得推荐。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课程为例,尝试探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构高效课堂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理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教师消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跟不上教师教学思路,知识获取率低;师生合作不愉快,排斥教与学。而信息技术具备形式丰富、内容海量、方便快捷等优势,恰好与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向符合,为两者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可能,促使我发挥教师素养,探索了具体的结合途径,如下所示:
        一、巧借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素养,提升教学效率
        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思想、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身心等多项素养,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实施,但因为种种原因,教师素养缺失现象偶尔存在,如教师师德影响学生价值观的树立,部分教师知识积累不足,不能满足各类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少数不太专业也不乐于钻研的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没有能力把控好教学进度、课堂效果等等,而教师教学任务重,课余时间有限,需要一种便捷性、高效性的改善途径,而信息技术恰好符合这一要求,由此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理念的有机整合。而教师教学任务重,课余时间有限,需要一种便捷性、高效性的改善途径,而信息技术恰好符合这一要求,由此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理念的结合。
        教师在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习得新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借助零散的课余时间,在网上阅读各类书籍,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还能借助网络教程,学习制作微课,使用PPT、动画制作等信息技能,提升自身信息素养,跟上时代潮流。如,在学习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内容时,我做好了备课工作,学习了名师教学经验,引进了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了多个“说”的活动:借助网络搜集城市平面图提出问题:How do we get there?激发学生答的兴致;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某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疆域等情况,让孩子们分析、推理、判断该国主要的交通工具,为“说”提供话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并借助信息技术实施了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建构高效课堂。
        二、巧借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激情,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经常被教室外五颜六色的花朵,行人的脚步声或者窗外的身影分散注意力,容易忽视教师教学,学习效率差,而信息技术能通过图片、多媒体、视频、文字等多种手段刺激学生耳、目、口、脑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如,在学习?How do you feel?这一单元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读cold/sick/happy/sad/tired等词汇并学会用?How do you feel? I feel……You should……等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觉和建议。当我带领学生朗读单词时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被教室外的鸟鸣声所吸引,纷纷寻找声音的来源,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不是教学方式不对,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决定引进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以及单元主题,合理恰当地选用了多媒体技术并与网络进行了连接,实现了海量信息的传输与运用:播放了音频教学资料,吸引了学生的兴致,纠正了学生的读音;实现了声音的扩大,提高了教学的音量;播放了相关的视频,使教学重难点变得形象、可观,由此活跃了课堂氛围,重燃了学生学习的热火。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纠正学生注意力分散这一问题巧妙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或者播放音频纠正学生的读音,或提升教师教学音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亦或是借助视频活跃课堂气氛,总而言之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建构了高效课堂。
        三、巧借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打造愉快心情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行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任意一方心情压抑、沮丧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效率。为此,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多样性、个性化特点满足教师教学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师生获得愉快的教学体验。
        在学习How can I get there?这一单元内容时,我做好了课前备课工作,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了导入环节和课堂活动,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我将课堂暂时搬到了计算机室里,让孩子们人手一台计算机,实现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需求。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这一学习新方式,且心情愉快,放松。只见有的学生打开了名师讲堂,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有的则是借助图片,识记了science museum/post office/bookstore/cinema/hospital等生词汇,夯实了自身基础;还有的学生观看了教材阅读视频,找到了Where is the bookstore? How can they get there的答案……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提升,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经历,值得学习借鉴。
        为孩子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让一朵花蕾都美丽绽放,教育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多年的实践经历我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效课堂理念中,以期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践行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此提出了如上建议,以此激励自己在成长路上励志前行,也希望可以为教师同仁们提供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刘书亚.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2).
        [2]侯军.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