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分析探究 陆玉峰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陆玉峰
[导读]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图木舒克市裕强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  843900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建筑工程作为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惊人,进步很大。建筑工程预算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如何有效提升控制预算水平是现阶段建筑行业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前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取得经济利益、工程造价均是由建筑工程预算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情况充分呈现。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中发挥的作用展开了深入探究,才能让建筑工程预算的应用作用得以全面发挥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1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对于工程的情况,因为部分预算编制人员没有进行综合并深入的掌握,导致造价预算缺项和漏项,对工程实际费用的支出没有办法确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完全丧失,建设单位不得不在具体施工中采取超预算的行为,来保障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1.2多种因秦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从实践情况来看,当前超预算现象常常受诸多因素作用影响,其市场的不稳定性是其中无法有效避免的重要因素,建筑市场波动较大,因工程造价管理同社会经济等息息相关。因此,工程造价在此情况下,会随着社会市场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预算控制。尤其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不可或缺,但是材料价格属于动态变化过程,会因市场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波动。这样不仅影响建筑造价预算控制,而且间接地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提出的控制措施
        2.1加强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对整个工程的编制预算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企业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有关编制方面的预算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对其进行预算编制时,要把所有施工的因素全面考虑进去,并且结合施工的特点开展详细完整的预算。在对施工过程编制预算前期,要对施工的流程和环节以及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调查。在对施工过程中的调查报告进行研究时,工作人员要充分做好全面系统的调查工作,包括对施工前期的预算以及完工之后各个方面的调查,这也是编制预算的基础。首先,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各种资料以及现场的管理工作,并且对施工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整个建筑的工程预算编制做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其次,对于工程预算管理人员而言,也要更深层次地研究当地施工现场和基础设施的情况,比如研究当地的水电站的设置、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他项目的建设等。并且对施工的图纸也要做到一目了然,这不仅仅要求管理者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来规范施工过程。
        2.2项目实施期间的预算控制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规范项目预算控制工作,要求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必须亲临施工现场,仔细检查和核实施工现场情况。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控把控和规范施工现场。对于某些难以发现的潜在施工过程,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此外,施工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预算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预算控制,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施预算管理。进而顺利完成全面预算。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有必要不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有效地提高经理的管理技能,同时加深他们对项目成本预算在整个项目收益中的重要性的理解。精通预算编制方法,各种配额标准以及最新的收支分类主题,同时不断提高财务分析,预算编制和管理能力。综上所述,只有组件一支专业素质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的工程造价预算队伍,才能快速提高工程造价预算水平。为企业谋求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规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及时掌控
        中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建筑企业的规模也在迅速的扩大,对建筑企业而言,是新的机遇,但是市场经济的变化对造价预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材料和设备预算中更是难上加难。首先,在购置施工材料和设备时,预算编制人员要保障购置的合理性,在价格最优时期进行购置;根据历年市场经济变化的规律,编制人员要对材料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出来,并预算其最低价格,为采购部门的科学购置提供有效指导;其次,市场经济的持续变化,随之施工材料及设备也跟着变化,因此编制人员应充分了解各种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类型、功能,以及价格等,与市场经济变化和现实状况相结合,预留调整的余地;最后,研究市场价格变动对材料和设备价格造成的影响,并将其影响作为工程造价预算的主要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施工中资金的科学合理配置。
        2.4加强施工过程中资金利用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要在工程一开始就设立一个总体的预算方案,以此来指导整个工程的进展。但是在具体施工中,不同的建筑施工方、设计方对于工程的管控能力和对资金和利用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导致在实际使用资金过程中产生偏差,影响工程进展。这就要求在进行预算时要设定一个标准,限定在工作中资金使用限额,防止设计方和施工方对资金的高浪费。为了控制预算成本,可以将设计工作的预算进行限额,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从而使设计方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对于施工方,要严格控制其材料、设备购买的价格限额,迫使其追求更高的性价比,以节省开支,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方施工过程的管理,使其对造价预算准确度的影响降到最小。
        2.5加强相关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地高低直接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以及投资规模等方面产生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将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设计和项目变更等,那么项目成本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变更对项目成本的不利影响,预算工作人员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正确地论证分析,尽量规避超预算情况的产生,从而将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具有政策性以及专业性等方面的特征,需要预算工作人员应注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不断学习相关理论及法律知识,掌握好工作实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从而有效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快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施工企业需要进一步认识到施工成本预算控制的重要性。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从预算超支的原因着手,全面分析各环节的预算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控制措施,又能保证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夏生.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 (36):113.
        [2]江中才.基于建筑造价和施工管理结合的分析与研究[J].建筑与预算, 2016(11):12-14.
        [3]付海宝.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 (03):43+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