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分院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快速化发展,BIM技术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方面。虽然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已经广泛的对BIM技术进行了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存在,只用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够更好的促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促使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本文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基于BIM;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引言
BIM技术不仅是一种新的建筑储存、计算、分析工具,也代表了一种参与各方共同协作的理念,BIM技术可以提高成本控制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我国BIM技术的应用通常集中于建造阶段(其中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尤其成熟),找出BIM技术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两者的结合点,推动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是将其引入的最大意义所在。BIM技术的引入将使得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在各个阶段的应用都实现突破。
1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1)提供了基于BIM的工程造价信息平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类信息的支持,比如预算信息和估算信息等,BIM作为信息共享平台,能够提供各类信息,辅助全过程造价管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改善了沟通方式,而且为基础数据实时利用提供了保障,避免造价和市场脱节问题等。(2)资源计划功能。BIM技术的应用,构建的数据库,能够辅助项目管理者进行资源管理,提升资源计划的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使用数据库,赋予模型内部各个构件时间信息,利用自动化算量功能,完成实体工程量的计算,按照任意时间段以及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工作量的细分。或者利用各类价格信息,比如材料,实时分项造价信息,进行资源计划的调整,实现成本的精准把控,提高成本分析以及进度分析的效率。(3)造价信息的积累以及共享。基于BIM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类工程数据的电子化存储,及时准确地调用和分析,便于数据分享以及使用。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及时更新,而且能够满足多次性计价需要,强化了工程造价管理。美国斯坦福大学CIFE,根据32个工程项目实践,总结了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①能够消除40%预算外变更,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把控。②造价估算耗费的时间减少80%。③应用BIM技术,发现并且解决施工冲突,使得合同价格降低10%。④工程施工工期缩短了7%,加速了投资回报的实现。
2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所谓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DM)、实施阶段(PM)和使用阶段(FM)。其中,实施阶段分为实施准备、设计和施工三个过程。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初步提出阶段,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1974年,A•Gordon在《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了《3L概念的经济学》,在其文中首次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随后,其他建筑师协会、学者也开始了相关的内容研究。②迅速发展阶段,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后期。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并在造价管理的各位学者、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成果。③完善和继续创新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出现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始走向模型化和数字化,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都有了新的进展。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偏重于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其他各阶段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把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业主方项目管理和物业管理分割开来,两部分相对独立,导致了在使用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难以和其他阶段统一起来。同时,大部分的建设开发单位眼光还不够长远,还不能够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成本,对于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还处于概念化的阶段。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项目使用阶段占全寿命周期总成本的60%~66%,对全寿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推进,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环保的材料,加强可回收物的收集和储存,在全寿命周期内造价最低的前提下,实现绿色环保、生态平衡,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外部效应。
3项目决策的应用
任何项目都需要有正确的决策支撑,正确的决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使用BIM技术,可以让人们得到初步决策信息,并进行一定的评估,从而产生大量精确数据。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数据结合,最终得到造价成本的相关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其能够做出正确的部署,使决策变得更加科学和准确。在项目的最终策划阶段,我们往往借助BIM技术构建的3D模型进行项目模拟,从而获取最佳方案,并且充分整合施工先期所收集的材料数值、人力强度、地质信息、场地位置等重要数据,初步定下工程的整体方案,安排专人进行场地测量、材料采购、组织材料运输与转换等工作。BIM技术在施工前期能够充分地暴露工程问题,直截了当地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及原因,并与同类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借鉴既往工程的处理模式,为现有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4项目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中,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够计算出算量,并且不需要对其进行人工的干预,在其计算之后能够将各种经济指标进行上报,从而让开发商更加直接的对工程整体的造价有所了解。使用BIM技术能够对局部的经济指标进行构建,例如单层的经济指标或者是单个的构建经济指标等,能够为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更多的基础数据支持。
5BIM技术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应用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最为复杂的,变化因素中众多,其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在施工阶段中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天气原因以及机械设备等,这些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对于成本管理是比较难的。利用BIM技术可以及时动态更新相关施工阶段的参数,例如当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是,可以更改BIM技术的三维模型中的成本价格参数,就可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进行优化,实现成本的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当工程项目的工期进度受到影响,可以调整时间参数,并对后期的进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尽可能的避免延长施工进度。另外,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通过BIM技术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进行模拟,得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首次解决方案不合理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和进度延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优化成本管理。最后,利用BIM技术中的数据平台还可以控制施工材料进出,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领取,定量定额存储和领取,准确快速的计算施工材料的存储量和消耗量,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BIM技术的应用将造价管理实时化和便捷化,能够实现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同步,富有动态化,从而实现造价管理科学化。
结束语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实践中,利用BIM软件,发挥技术功能作用,比如施工模拟等,结合运用其他管控技术手段,实现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忠波.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4): 137-138.
[2]江小丽.刍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9, 21(05):75-77.
[3]韩笑菲.BIM技术下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130.
[4]刘秦蕊.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相关运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6):18.
[5]龙翠娟.探讨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影响[J].居舍,2019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