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探讨以兴趣促发展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8期   作者:李航
[导读] 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为现代化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观,
        李航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152200
        摘要:新课改的发展和推进为现代化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观,不再同于传统教学中单纯的以分数为能力衡量标准,新课改在教学当中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这种教学需求下,教师必须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本文将以“兴趣促发展”为话题,浅析高中英语新课标改革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改革;兴趣促发展;教学策略分析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它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欲望,提升教学质量。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与教师产生更为有效的教学互动,扭转自身被动的学习地位,在英语学习当中不断强化个人思维和学习能力,从而改变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生态,为现代化英语高效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首先便是师生过于重视分数,在这种功利性的教学目标引导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变得过于片面,学生在学习当中无法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完全依赖教师引导进行被动化学习,缺乏个人探索的思维过程,并且变通能力较差,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其次,英语这门学科在步入高中教学阶段后,其中蕴含的多元化文化知识以及人文思想传达变多,英语也不单单是教会学生单词、语法那么简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但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这一教学需求,英语大多数时间变成了分数提升和应试技巧传授,让英语丧失了趣味感和人文性。最后,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当中,教师无法跳脱出陈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思变革、一味守旧,导致现代化英语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在长期单一教学模式当中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低,教学有效性差,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缓慢,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二、英语新课标背景下以兴趣促发展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改变陈旧教学观念,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添教学趣味
        想要在现代化的英语教学当中以兴趣为引导有效的开展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当中陈旧的教学观念,尝试去利用新型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概念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下,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便捷高效趣味性足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当中加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Sandstorms in Asia》这一课当中,本文讲解了亚洲,主要是中国沙尘暴的情况,并且引入了沙尘暴和环保的词汇。

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在网络上搜索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当中通过“图文”联合的形式,来进行词汇教学,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沙城暴的视频,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明细文章中传达的沙尘暴危害巨大的这一教学主题,继而延伸出后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话题。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学能够摆脱枯燥感,学生能够在直观的知识展示当中强化学习积极性,进而大幅提升教学效果。
(二)转变教学重点,注重学生能力提升
        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这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当中,多去设计一下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因为英语这门学科作为语言教学学科,如果单靠书面练习,学生的语感很难培养。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一些实践性的练习过程,不仅能够改变理论性教学带来的枯燥感,有助于学生的兴趣激发,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够有效的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生态。
        例如在高中阶段,教师在教学一些语法的应用和语境的识别当中,与其通过呆板的理论化讲解,教师不如将教材当中的情景对话设计成情景剧的形式,通过多媒体来创设对应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来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且这种情景剧中的对话练习,对学生知识引用能力也是一次强化,加深学生记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效率,对教学有效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多元化教学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当中,除了教会学生英语知识以外,教材当中蕴含的国外文化,也是英语教学当中的一大趣味所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国外文化作为趣味教学的媒介,通过这些趣味化元素延伸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开拓,提升英语教学的宏观性,降低英语课堂对学生的压迫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掌握知识,能够更加高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例如在学习《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课当中,本文的中心话题是“肢体语”和“非言语交际”,在不同的国家中,不同的肢体语和非言语交际动作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教师可以就这个元素,拓展一些国外文化的讲解,日本人见面打招呼要九十度鞠躬;泰国人会双手合十像拜佛一样表示友好;法国人见面则会相互亲吻脸颊。通过这些趣味化的教学拓展,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当中,教师想要以兴趣促发展为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当中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表现力,给予学生更为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欧欢.高中英语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探讨以兴趣促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176.
[2]许名央,吴慧珍.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海外英语(下),2019,(12):211-212,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