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作面限员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黄鹤灵
[导读] 摘要:依据《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各冲击地压煤矿为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积极推进冲击地压矿井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升级改造,提高防灾救灾能力。
        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依据《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各冲击地压煤矿为加强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积极推进冲击地压矿井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升级改造,提高防灾救灾能力。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霄云煤矿为此专门组织人员应用PLC编程、人机界面组态、远程通讯等技术,自主研发工作面限员系统,现对该系统进行解析。
        关键词:煤矿;S7-1200PLC;MCGS组态
        引言
        为符合《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办法》规定,保障冲击地压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结合矿上原有的人员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工作面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出工作面限员系统,安装在工作面皮顺轨顺,通过人员进出采集,实现限员功能。
        1限员系统工作原理
        按相关防冲规定要求,冲击地压矿井必须进行采掘面工作人员限制,该套限员系统安装在我矿1314工作面的皮顺和轨顺,两个顺槽分别在距离采面约400m处建立限员站,两个限员站分别安装有一个热释传感器,用于判断人物,四个对射传感器有判断进人还是出人,分别安装有声光报警和限员闸门,且分别有PLC柜和触摸屏组成,现场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观看提示,两个顺槽通过光缆通讯数据,做到采面工作人员无论轨顺皮顺进出,均能准确统计的功能。
       
        (图1限员系统现场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2两部顺槽触摸屏显示画面之一的组态界面)
        整个系统通过光缆接入我矿的环网系统,数据通过环网上达地面,在地面建立有监控界面,能够同时监视现场设备动作和工作面人数。
        通过PLC程序编写,触摸屏和上位机组态,设置有管理权限,能够实现限员人数赋值管理、应急开门管理、系统自检试验等功能,完全适应各类冲击地压矿井。
        2限员系统的软硬件组成
        限员系统所有硬件均由矿上自主选型采购,主要电控核心部件有西门子PLC系列CPU1215C、MCGS触摸屏、以太网远程分布式IO模块、光电转换器、热释传感器、对射传感器等;主要外部驱动由继电器、司控道岔装置、声光报警装置(语音模块、LED模块等组成)、闸门装置等;软件采用博途V15PLC编程软件、MCGS嵌入版7.7组态软件、组态王、捷通GSD驱动文件、蓝马LMD107、炫蓝光TF-BSU-U2等。所有硬件部分均自主选型采购,所有软件部分均通过自主编程设计调试完成。
       
        (图3地面集控上位机组态王软件制作限员系统画面之一)
       
        (图4核心部件CPU1215C和以太网远程分布式IO模块)
        3限员系统的程序实现
        限员系统采用S7-1200PLC,通过博途V15编程实现现场逻辑判断,首先工作面人员进入时经过扇形的热释传感器感应,软件判断是人还是物体,用顺序控制程序,完成人员进入的逻辑,且在人员同时进去的时候,有防连进功能,也能在人员有进有出的时候进行限制。
        4限员系统运行
        该套系统自主研发后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稳定,正常情况下,人员统计精准无误,能做到傻瓜式使用,存在小缺点可以通过环网,在地面及时修正。
        该套系统也有存在部分问题,一是两个顺槽其中一个检修停电时,人员进出不能检测到,导致计数不准的情况;二是不能精准的判断进出的具体人员是谁的问题。
        解决方案,后期将在系统中引入我矿的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分站,通过环网分享下来的两个顺槽人员精准定位分站modbusTCP通讯协议,使得现场能够明确进入的具体人员是谁。且通过人员精准定位系统分站扫描到的人数和PLC检测到的人数对比校验,更能精准控制采煤工作面人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煤矿生产越来越依赖现代化机电设备的应用,而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过煤矿生产中现代化机电技术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使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受到了很大影响。对此,煤矿企业要认识到现代化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不断提高现代化机电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煤矿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晓军,张明.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应用及改进[J].石化技术,2020,27(04):364-365.
        [2]白常亮.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0 (04):108-109.
        [3]葛世荣.煤矿智采工作面概念及系统架构研究[J].工矿自动化,2020, 46(0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