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辉
福州市吴山小学,福建 福州350000
摘要: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关乎着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效果。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能否利用教学环节,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决定着学生能否在课程学习当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巧妙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反思习惯及探究习惯,以逐渐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及知识理解能力。本文将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教学实践,深入探析教师应当如何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习惯培养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帮助其理解数学知识,更在于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的有效方法。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思维特征合理设计教学计划,以帮助其在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情况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良好学习习惯在学生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影响意义分析
1.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
一般而言,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们,已经能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平时的学习活动当中,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的意愿积极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则决定着学生能否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1】。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课程知识,从而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内容。就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而言,其应用性更广、实用性更强,而唯有学生能够认真审视相应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体现,以逐渐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深入而透彻的把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受原有学习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依赖于通过教师的讲解理解学科知识,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身的思考与探究【2】。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课程学习,从而在不断探索与研讨课程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3.有助于学生学生形成更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习惯是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可以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更优异,而这样的成就感同时又会驱动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好的兴趣与动机。当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与优异的学习结果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时,学习品质也就形成了。
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1.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意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学生的学习习惯体现在学习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之中,为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做出正确指导,以帮助其意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在意识层面促进其习惯养成【3】。例如有些学生计算能力薄弱,在面对“28×1+(1+)=?”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时,也可能因为细微的差别而导致结果的错误,但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检验意识,能够认真而再三的验算所得结果,便能完全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
2.将学生的习惯养成逐渐渗透于日常中的教学环节
一般而言,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渗透于教学环节之内,以帮助学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养成学习习惯。
例如有些学生未曾具备独立学习的意识,教师便可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以逐渐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其在亲身体验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养成学独立学习的习惯,而对阅读能力过于薄弱,难以理解问题含义的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在课程学习当中进行文义阅读,以逐渐帮助其集中精神进行问题探讨,从而令其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3.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渗透在对学习的回顾与反思过程中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学习反思的能力,如果教师帮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结果有重要影响,且让学生在对学习的反思中认识到这一点,那在学生的认知中,学习习惯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会更加清晰。笔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的主要着力点是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一个问题得到成功的解决之后,笔者常常会引导学生反思“我们是怎样得到这样的一个正确的结果的”“我在自己解题的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提出,可以让学生的反思习惯逐步形成,从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方法分析
1.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为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探究方法,并引导其在课程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的形式参与知识探究,从而帮助其在不断尝试中获得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题”知识内容为例,许多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当中都难以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为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教师要组织关于应用题探究的教学活动,以逐渐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能力缺陷,引导其在自主探究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渐理清解决问题的思绪,将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之中通过反思培养习惯
上面提到了反思,这里重点谈反思习惯对学习习惯的影响。能否养成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关乎着学生能否全面而透彻的认知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引导其进行自我评价,以逐渐帮助其养成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数学课程中的“统计图”等知识内容时,不少学生并不能及时掌握各类统计图的应用途径及使用方法,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各类统计图之间应用优势的差异,不仅能够有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更能帮助其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针对所授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以令其及时总结自身的所学内容,是帮助其学会自我反思的有效途径。
3.引导学生在对学习细节的关注中培养学习习惯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数学是一门精细、精确的学科,只有对细节高度关注,才能让数学学习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在“比的基本性质”的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初步运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找比的基本性质中的关键词,或者找题目中的关键词,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关于比的基本性质的表象,而这个效果的达成,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下,发现题目的要求与细节。
四、总结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意识决定行为,学生们的行为习惯通常存在于其潜意识当中,只有教师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并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渗透于教学环节之中,才能促进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任徳炜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周刊.上旬刊》2015年第05期
【2】姬奉成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俪人:教师》 , 2015 (15) :18-18
【3】张俊斌 《习惯佳终生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新课程:小学》 , 2014 (3) :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