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权 沈莉芳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中心 313009
依据省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数据分析发现,我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倡导多学科融合的STEAM教育的目标就是学生理性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我区教育教学需求不谋而合。区域推进STEAM教育成为我区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能为区域教育改革注入新活力。受中小学教育观念、师资队伍、教育设备和评价体系的影响,迫切需要基于STEAM教育现状和我区区域特色,制定区域推进机制、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构建STEAM教育区域推进机制与路径
区域推进STEAM教育,顶层设计是关键。目前,区外有很多学校、协会和机构在实践,但从区域行政和业务领域联手推动的不多,区域层面缺乏行政统一规划和实施的机制保障。为此,我区围绕区域STEAM教育推进,积极从不同层面出台政策制度,从理念到行为,引领学校、学科、教师真正投入STEAM教育。
.png)
1.制定STEAM教育区域推进计划和实践路径。
(1)区级层面。制定区域推进计划和路径,通过设置专职部门完善保障机制。依托项目基地学校的先行,选择有STEAM教育基础的学校作为项目基地学校,协作开展各项研究。在实施过程中修正、反馈和总结,力求对其他学校和全区推进起引领作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理性推进STEAM教育。同时深入推进STEAM教师研修及培训、指导教师开展STEAM教育教学实践、建设区域STEAM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多项研究并举、搭建STEAM成果交流平台等方式,破解STEAM教育中教师、课程及资源缺乏等难题,为区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校级层面。基地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STEAM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专人负责整合相关部门开展STEAM教育工作。基地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本校特色,制定学校的STEAM教育工作规划和思路,包括:设计每学期各学段实施的STEAM课程的框架、制定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实施、保障课程实施、建构课程实施评价等等。具体开设STEAM课程年级、授课时间、周课时、参加学生数和STEAM授课教师等统一上报区教育局。通过研究及实践加快学校的课程队伍建设,帮助学校固化成果,搭建校间学习、交流的平台,进行成果推广和示范。在实践中加快STEAM教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和材料等硬件的配备。
(3)教师层面。课程建设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实践、空间设计与使用的主体都是教师,同时在STEAM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开展STEAM教育、实施STEAM课程需要有超越学科的专业素养。我区大部分教师缺乏跨学科的教育视野和育人能力,对于STEAM教育的实施时不利的。据此,我们从两个层面部署:一是学校STEAM项目实施过程必须由不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即有STEAM教育团队,弥补教师个人跨学科知识储备的不足。二是加强STEAM教师专业研修及培训,实现STEAM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能够胜任学校STEAM教育的专业化教师团队,进而推动区域STEAM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2.梳理学校STEAM教育课程教学实施路径。
梳理我区STEAM课程开展的四条路径:一是借用《STEM工作室》教材实施教学,即利用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的《STEM工作室》教材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基础的科学思维和工程思维;二是依托STEAM项目资源包实施教学,即利用青云在线提供的项目活动资源包实施教学,让学生在项目中实施掌握STEAM核心能力;三是基于STEAM理念的学科拓展教学,科学、信息技术、数学、综合实践、劳技等学科都适合实施基于STEAM理念拓展教学,不断丰富教师和课程储备;四是基于校本优势自主开发的STEAM项目实施教学。四条路径呈螺旋上升,由于每个学校、每个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差异,允许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符合实际实施水平的STEAM课程开展路径。
二、实施STEAM教育区域推进策略
1.多维度整合 分层次推进----机制保障策略
(1)多维整合 合力推进。STEAM教育是跨学科教育,不仅需要学科的融合及各科教师的相互配合与协助,还需要利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维度的有效整合。如: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科研部门的业务指导整合;将省教育厅的STEAM教育课程平移项目跟我区的STEAM项目整合;常态的教研活动研讨跟实践专家的指导整合;学科教学与STEAM课程教学整合;拓展性课程与STEAM课程的有机整合。多维度的有效整合腾出了时间和空间,也形成了合力,确保STEAM区域推进和实施的效度。
(2)区分层次 分层落实。基于区域内学校发展和对STEAM教育认识水平上的差异,我们将全区STEAM教育推进分成三个层次(省、市、区三级STEAM教育实验学校)。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联盟,定期开展STEAM教育研讨,交流及成果展示活动。通过学校联动,典型引领、分层推进落实的方式,逐步使区域STEAM教育常态化。
(3)组建团队 分类指导。在确定三个层次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帮助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寻找适合不同学校共同提升的指导策略。为此,我们组建了三种类型的共同体:一是组建区STEAM项目建设工作坊,研究在项目建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二是组建区STEAM教研大组,包含中、小、幼三个学段的STEAM践行教师,协助和引领各学段STEAM教育工作推进;三是组建学校STEAM研究团队(由同校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和实践过程,使学校STEAM课程建设能力得到提升。
(4)培训领航,师资到位。自2017年10月南浔区STEAM课程实施启动仪式暨第一次STEAM专题研修活动以来,定期举行区STEAM课程研修活动。同时,将部分学科90学时专业发展培训和中短期的专题研修与STEAM教育理念结合,多层次多维度地组织培训,积极营造气氛,促进教师从内容与方法上正确认识STEAM教育。随着区域STEAM教育的推进,研修方式呈现多元化,包括项目体验、自主开发、说课研讨、现场课和示范课等。通过专项研修提升教师跨学科认知和理解能力、课程整体认知和开发能力,增强STEAM课程执行力,保障STEAM教育师资。
2.课程实施细节的统筹指导----实施指导策略
课程实施是实现STEAM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环节,明确STEAM课程的具体实施方式,正确处理好STEAM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制定学校(园)层面的STEAM课程规划至关重要。
(1)STAEM课程的实施方式。STAEM 课程的实施方式有:I.学科类----学科教学融合STEAM;II.混合类----结合学校(园)特色课程;III.项目类----开设专门的 STAEM 课程。STEAM课程还可以和学校(园)活动或校外活动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STEAM教育活动。走进社区,融入生活历练;走进企业,融入生涯规划;走进公益,融入责任担当……
(2)STEAM课程的教学指导。相对于学科教学中的STEAM课程融入式实施,STEAM 项目化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活动更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教师也更具有挑战性。因此,依据不同的实施方式需要指导教师更多地关注STEAM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细节。
(3)STEAM课程的校本规划实施。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园)是STEAM课程规划与实施的主体,学校(园)要依据学段特点、学生发展状况、学校(园)特色、社区资源等对STEAM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形成学校(园)STEAM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及学年(或学期)方案,对STEAM项目学习活动及相关学科融入STEAM内容等做出具体设计、配套、衔接和统筹安排,以促进学生STEAM素养的持续发展。
(4)STEAM评价监管,确保质量维持。在STEAM教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都需要评测。教师在STEAM教育教学中,要能对开展的STEAM项目真实性要先进行论证,能说明项目来源和选择原因;在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策略;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注重思维发展和引导;能对于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有恰当地评价指标等等。不管是哪一类STEAM课程的学习,项目结束后需要适时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评价,促进学习者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以及是否达到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养成。
三、求索开拓,STEAM教育初现成效
1.定方向定路径,STEAM教育有序推进
南浔区STEAM课程的实施和区域推进得到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区域STEAM教育正循着区域实施路径有序推进。教育局制定了以STEAM课程为依托的课程改革体系,制定了自上而下,分级分类分层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区正在筹备将区内优秀的STEAM项目进行全区平移推进,如锦绣实验学校的《喂鸟器》项目等。
2.定课程实施建议,STEAM落实有依据
南浔区的STEAM实施指导策略包括STAEM课程的实施方式、各类STEAM课程实施方式的教学指导以及STEAM 课程的校本规划实施指导。对于每项都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STEAM 课程的校本规划实施指导中,对于学前段、小学段、初中段STEAM课程的校(园)本规划与实施分别提供参考样本,便于学校实施STEAM课程前能更好的梳理教学思路、少走弯路。
3.丰富课程形态,学校智慧初展现
课程实施中学校的各种STEAM教育实验室、专用教室、创新空间、工作室得到建设。在资源建设方面,本地资源逐渐得到挖掘。例如,我区的菱湖的桑基鱼塘和蚕桑文化、善琏的湖笔、南浔镇的电梯优势产业等地方资源,被逐渐作为STEAM课程的素材,突出STEAM教育学校特色、本土化特色。2019年11月浙江日报刊登 “南浔STEAM教育 走向本土化”介绍南浔区STEAM教育。
4.借助公益课堂 延伸STEAM魅力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更多的家庭和孩子认识STEAM课程,我们借助南浔区教育局党建的党员无偿授课平台,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让STEAM课程进社区、进工业园区等。2018学年共进行STEAM课堂教学200余节,其中2019年暑假开设STEAM公益课144节。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向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极大的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延伸STEAM教育的魅力,也为区域全面推进STEAM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基于实践的STEM教学模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王素 李正福. STEAM教育这样做 (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7
[4]肖建民.基于中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3):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