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空中观景平台人致振动控制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强
[导读] 摘要: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行人步频接近时,容易发生共振。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  510006
        摘要:结构的自振频率与行人步频接近时,容易发生共振。本文以某地的观景平台为例,考虑了人群观光结伴行走和跳跃荷载工况,研究了各工况下观景台的竖向振动响应。结果表明,该观景平台在无控状态下产生了较大的振动响应,其竖向加速度超过舒适度的限值要求,而在加装TMD后,其振动响应大幅度降低,减振效果最大达到58%,实现了人行桥在人行荷载下的舒适度控制。
        关键词:观景平台;人行荷载;TMD
        引言
        目前,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减振控制,一是通过增加刚度使结构自振频率避开行人步频范围,但增加刚度的同时也会引起结构质量的增加,所提高结构频率的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不改变结构的频率,而通过提高结构的阻尼来达到减少共振响应的目的。其中,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MD来进行减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因为其具有减振效果明显、施工简单等优点,已被工程技术人员和业主广泛接受。
        1工程概况
        为保证该结构在人致激励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振动,满足竖向加速度限值0.15m/s2要求,对不同行人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竖向振动情况进行分析。当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不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时,拟采用调频质量阻尼器(TMD)对其进行减振控制。该结构整体拉伸视图如1所示
       
        图1  整体模型三维效果图
       
        图2  振型图
        采用Midas来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分析得到该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为1.86Hz,刚好处在人行荷载的步频范围内,容易引发共振,前2阶振型图如图2所示。
        2人行荷载工况与TMD设置
        通常情况下,人的各种不同活动行为都具有不同的频率范围。实验统计得到的人的步行频率大约介于1.2~3.5Hz,具体参照《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规范》设置计算工况。根据计算得到的观景平台的动力特性,在图3标记位置处设置了2个TMD。第一个质量为2000kg,频率为2.12Hz,第二个质量为5000kg,频率为1.8Hz。
       
        图3  TMD安装位置示意图(Midas)
        3TMD减振效果分析
        在不同人致激励荷载模式作用下,设置TMD系统在结构上时,结构不同节点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响应及其减振效果见表1,设置TMD系统前后节点竖向振动加速度反应时程对比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表可知,设置TMD系统后,结构在连续步行和跳跃荷载激励作用下(工况GK-1、GK-2、GK-3),结构各节点的加速度响应大幅下降。连续行走工况,如GK-1、GK-5的各个节点峰值加速度值在所有工况荷载作用下均小于0.15m/s2,其最大减振效果达到58%,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设计要求。
        表1  节点竖向振动峰值响应(有控、无控加速度单位:m/s2)
       
       
        由此可见,通过在结构悬挑部位设置TMD系统,有效抑制了结构在人群运动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并使之在人群运动荷载作用下满足舒适性和安全性设计要求
        4结论
        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得到:
        1 该平台的一阶自振频率在人行荷载的步频范围内,极易引起共振,造成振动幅值的激增。
        2 TMD能有效的控制该平台在人行荷载下的竖向振动,减振效果最大达到了58%,经过控制之后观景平台在各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都小于舒适度0.15 m/s2的规定。
        参考文献:
        [1]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JGJ/T—20´´,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