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詹萍侠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紧密联系生活是新的教学环境之下课程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
        詹萍侠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7153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紧密联系生活是新的教学环境之下课程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因为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源于生活实际,因而回归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落实在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生活化处理的教学手段来更加具体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构建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展开巧妙运用,在课堂构建的过程当中将政治课堂打造成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状态,从而让学生展开更好的学习状态去接收有用的政治知识。本文将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背景展开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探索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实践
引言:
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教学要求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因为在新的教学要求之下对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期望,对政治课程所掌握的教学知识要求就是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的正确场合当中进行运用,通过这种形式来保证政治课程的教学知识切实地落实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因此,政治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教学知识与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在实践过程当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贴近生活的教学课堂。
一、实践背景分析
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是在响应新课程改革标准所提出的教学期望,因为新的教学环境要求政治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用来应付政治考试,而且还应该发挥政治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价值,让政治知识可以作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利工具。
其实,由于受到中考压力的影响而导致中学政治课堂在教学过程当中无法完全摆脱应试化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教学实践当中形成了僵化的课堂模式构建,给学生所传授的政治知识,也是在重点强调应试重点知识和技巧,而没有将政治教学知识展开生活化的处理来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最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转型和创新发展方向是朝着生化的目标在做出教学努力,因为给学生所提供的课堂教学越符合生活实际,就越能够帮助学生消化抽象复杂的政治知识。还可以通过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锻炼来深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甚至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枯燥印象做出改观,在学习过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当中。


二、实践措施探索
(一)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政治与法治课堂的教材内容在编排和设计的过程当中就着重考虑生活实际的要求,因此,这就为政治教师展开生活化的教学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教学素材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来展开相关知识的传授活动,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来匹配相关的知识理解。例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节内容的课堂当中,政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联系自己在网络交友上的经历,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分享自己在网上交友的心得体会,然后结合学生的分享情况与教材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结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展开网上交友的内容教学。
(二)情境创设贴近生活
情境创设贴近生活也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展开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的重要手段,因为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之下去运用自己的政治知识,还可以在特定的状态之下推动自己的思维朝着具体的方向思考,从让政治课堂的教学在学生的意识层面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构建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例如在展开《友谊与成长同行》这部分的内容教学时,政治教师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模拟想象自己与朋友发生矛盾的情景,然后提问学生如何在这种矛盾状态之下与朋友和好如初,并提出与朋友交往过程当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在具体的情境模拟之下,学生的思考思路可以在特定的生活情境当中寻找经验,因而让学生可以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之下更加有效地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
(三)模拟生活场景展开课堂讨论
让学生在模拟生活场景当中展开课堂讨论也是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因为有了具体的生活场景支持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方向拥有更多的内容,因为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能够让学生将教材知识实现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解,从而帮助政治教师实现政治教学知识更加有效地落实在学生的脑海当中,甚至能够形成有益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例如,以《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时的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堂过程当中,让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自己的未来展开构想,结合话题“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价值?”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分析来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展开规划,从而在课堂讨论的环节当中渗透对学生有关生命意义的教学内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应用可以推动这门课程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下获得新的转型机遇,通过政治教师在课堂实践环节的实践探索来推动政治课堂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莫素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教育观察(下旬), 2017, 006(004):134-135.
[2]连常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3):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