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诊断与治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邹巧玲 宋金玲
[导读]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学生习惯的养成。
        邹巧玲  宋金玲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摘要: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学生习惯的养成。若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影响班级的管理质量甚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天性较为活泼、好动,并持有极高的好奇心。正因如此,班级管理极为重要,除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生活认知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班级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思想上的转变与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集体意识和分享意识的建立与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健康的成长。就目前班主任管理情况分析,其管理存在着一些硬件和教育管理理念以及态度上的问题,对学生管理效果和教育质量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问题;治理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懵懂期和青春发育期,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学管理中绝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强制手段,应该注重选择正确的管理工作模式。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开始采用柔性管理工作模式,其以人性化管理为标志,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从而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或者课改中重视课堂改革的影响,初中的课程更多在课堂内开展,由此导致很多班主任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班内课堂管理方面,而对于课堂外的管理比较松懈,没有注重学生其他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二)对学生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班级制度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当面对各种诱惑时,又缺少必要的自控能力,往往对于各种班规班纪抱着一种逆反心理,而班主任如果采用的是刚性管理政策,容易导致师生矛盾关系的进一步激化,这最终导致班级管理困局的进一步加剧。而一些班主任容易忽视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足够完善的班级制度,对犯错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严重影响班级学习氛围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忽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庭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还要做好家访的工作,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但是目前的班主任,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学校的校内管理方面,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甚少,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很乖,在家里却是一个小霸王。因此,初中班主任和家长要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对班级管理问题的治理
(一)实现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
在初中阶段的学生管理过程中,除了学习引导和情感交流以外,还要迎合学生不断高涨的自主意识,需要把他们当成成年人看待,帮助他们控制和协调自己在班集体、小组、个人中的行为举止。因此,在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中,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增强班级管理凝聚力,保证民主管理能够深入人心,从而为推动班级管理的长效开展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初中班主任应该加强班级管理团队的培养,注重培养得力的班级“领头羊”,从而能够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又能让班主任从繁重的班级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用在初中教学上,可谓一举多得。


(二)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
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班主任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尊重学生的思想,在生活与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以班主任真诚的行动来感化每一名学生。当学生遇到生活困难时,班主任应依照学生的问题主动给予学生帮助,积极地指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与心理问题,构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欢快、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学习环境。此外,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不能过于粗暴,在实际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耐心指导学生,发扬尊重理解学生的作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思想意识。
(三)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规范学生的品行
初中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不愿意向父母或班主任询问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多和家长沟通,但最好是打电话或发短信,尽量避免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当面批评学生的缺点,从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此外,班主任应利用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改变家长不良的家庭教育习惯,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
(四)关注后进生,多种评价相结合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后进生,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好,自尊心受挫,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善于和朋友交流,比较木讷。班主任老师要特别关注这类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在信任的基础上,敞开博大无私的胸怀,用情感去温暖、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尊重。为了鼓励学生,班主任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虽然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非常优秀。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会赶上来,甚至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契机,鼓励他们上进,这样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五)制定个体与群体并重的制度
制定“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式是实现柔性管理的最显著特征,需要初中班主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个体与群体并重的制度。一方面,从学生个体出发的班级制度,才能形成班级群体的凝聚力,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需要班主任根据班级矛盾的普遍性和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来制定管理制度,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从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管理。另一方面,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不应该成为班主任的“一言堂”,应该认真发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积极制定自己班级的班规、班训和班级目标,而班级的规则制度一经通过,必须要求全体班级成员坚决执行,不能出现放松现象。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既艰巨又遥远,是一项持续不断的任务。只要有伟大的爱,真正优秀的学生,就没有理由成为我们人类灵魂的职业工程师。我们共同编织一条爱之河,让鼻涕流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产生根、芽和果实。采用科学的分层护理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班级团队的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承担学生“家长”的责任。当学生们学习如何学习的时候,必须教他们如何做人,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参考文献
[1]魏衍俊,巩加林.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探析[J].中国教师,2018(S2):180.
[2]张付英.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36.
[3]陈战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讨[J].甘肃教育,2018(23):46.
[4]罗中元.初中班主任和谐班级的构建研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40-41.
[5]李丹.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