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室分外拉的技术原理和覆盖特点,针对网络深度覆盖,通过与微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全面对比,探讨室分外拉技术实现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室分外拉的技术特点,结合实际案例,探究室分外拉方式的应用场景,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深度覆盖;室分外拉;应用场景
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据业务逐渐成为运营商的重点发展方向。数据业务大部分发生在室内,而大部分用户的覆盖投诉也来自室内,所以加强深度覆盖成为运营商打造4G优质网络的建设重点,各种室内场景的覆盖建设方式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1.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数据业务逐渐成为运营商的重点发展方向[1],运营商纷纷加大对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投入。TD-LTE作为重要的4G技术[2]之一,拥有高峰值数据速率、高小区边缘速率、高频谱利用率等特点。4G无线网室内建设如何在遵循精需求、重协同、分场景、细改造、强管理的要求下,针对室内复杂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场景特点,综合考虑多种技术手段,选择合理的覆盖方式,实现高质高效的室内覆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3][4]。
本文介绍了室分外拉深度覆盖方式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室分外拉的技术特点和建设优势,结合居民小区案例的具体实现方案,探讨室分外拉方式的应用场景。
2.深度覆盖方式
围绕“三领先、一确保”的目标,实现4G网络的“更深、更广、更厚、更精”,深度覆盖逐渐成为4G网络建设的重心,如何针对不同的场景实现深度覆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常用的深度覆盖方式有三种:微站、室内分布系统、室分外拉。
微站,包括一体化微站和RRU(射频拉远单元)拉远站,广泛应用于覆盖道路盲点、黑点。微站隐蔽性强,建设简便,是网络深度覆盖的一种重要建设方式。但是微站建设常常受限于传输问题,一般挂高较低,仅用于道路补盲等道路覆盖。
室内分布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楼宇、写字楼、居民小区的深度覆盖。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效果好,但是建设成本大、建设周期长。在居民楼场景中,室分天线只能布放在走道,不能入户,并不能改善居民室内覆盖。
室分外拉,将室内信号引到室外,广泛应用于大型楼宇、居民小区的深度覆盖。室分外拉仅能应用于已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但室分外拉能有效改善高层楼宇覆盖和居民室内覆盖,而且建设成本较低,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深度覆盖方式。。
3.室分外拉
3.1室分外拉的必要性
据统计,目前有超过50%的覆盖类投诉来自住宅,住宅楼宇深度覆盖不足是目前网络普遍存在的问题,住宅楼宇深度覆盖不足的根源在于目前住宅楼宇分布系统天线由于无法入户,覆盖模式存在先天不足,天线只能安装在楼道,无法入户,室分信号仅能穿透1栋厚墙覆盖到客厅,其他住户房间则存在覆盖不足。
3.2室分外拉的类型
室分外拉根据解决覆盖目标不同,分出三种类型:
类型1:小区内部深度覆盖,通过楼间对打,下倾或上仰等方式,解决小区内深度覆盖及高层干扰问题(需E频段组网)。
类型2:覆盖室分站点外围道路/楼宇,类似于一个室外站功能,用于覆盖室分站点周围道路或楼宇(需F/D频段组网)。
类型3:混合类型,根据覆盖需求,因地制宜同时解决上述两类目标。
3.3室分外拉的频率组网方式
根据覆盖目标的不同,LTE室分外拉可以采用E频段(类型1:小区内部深度覆盖)与F/D频段(类型2:覆盖室分站点外围道路/楼宇)两种频率组网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E频段(小区内对打),适用于小区内部深度覆盖,相当于分布系统的扩充,信号控制在小区内,不外泄。
(2)F/D频段(周边道路及建筑),适用于覆盖室分站点外围道路、楼宇,保证用户感知。
室分外拉应尽量借助楼体本身阻挡,合理布置天线安装位置,并结合定向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调整控制小区信号的泄漏,在制订针对高层的解决方案时把周边的低层小区规化到整体解决方案中,以达到更好的控制信号外泄的目的。
4.案例实践
4.1物业点情况
某花园小区是集海滨生活、住宅和休闲一体的滨海生态居住中心。经测试,测试区域内楼层信号强度介于85~110dbm之间,通话质量较差,建议楼层信号覆盖,建设独立信源,增强覆盖同时分担周边基站话务。
4.2建设方案
本期在已做室分的楼宇楼顶安装美化射灯与排气管天线对别墅区进行覆盖,以最大程度减少业主的反对,根据覆盖区域楼宇较多较密、互相阻挡的特点,本期采用多个发射点的方式,使别墅能从多个方向接收到较强信号,减少因楼宇阻挡产生的盲点。
.png)
图1室分外拉点位示意图
4.3模测结果
该物业点未做室分外拉覆盖前,4G信号强度在-100dBm~-120dBm之间,弱覆盖现象明显。本次室内外协同覆盖建设完成后,花园综合楼附近平均RSRP为-70dBm,具体测试效果如下表所示:
表1小区综合楼附近模测结果
.png)
从模测结果可见,使用室分外拉覆盖方式后,该小区信号覆盖效果明显提升。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室分外拉的组网特点和覆盖类型,针对网络深度覆盖,通过与微站、室内分布系统等建设方式的简单对比,突出室分外拉的建设价值和必要性。并结合具体案例,重点分析了室分外拉的建设方案。测试结果表明,室分外拉建设方式能有效解决特定场景下的道路及室内覆盖,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深度覆盖手段。
参考文献:
[1]李佶,蒋雷敏,李倩.移动互联网的演进与4G发展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4,(8).
[2]王令侃,林晓轩,陈炜,等.TD-LTE技术发展及其应用[J].移动通信,2011,35(6).
[3]赵韶华、张汉财,无线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2(08).
[4]赵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展望[J].信息通信,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