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弹法检测铝合金模板混凝土抗压强度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孙学红
[导读] 摘要:现阶段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参差不齐,检测手段也良莠不齐。
        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现阶段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参差不齐,检测手段也良莠不齐。为提高我国混凝土施工质量,我国结合我国国情推出了回弹法,该方法是当前快速推广实施的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手段。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施工现场检测经验,从回弹法具体含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分析,阐述回弹法的检测流程及检测技术,并进一步验算数据处理等知识。望给广大试验检测人员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数据
        一、回弹法简介
        1948年,瑞士工程师Schmidt根据混凝土的结构特性发明了一种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传力杆,使重锤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显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其中回弹值是指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后人根据特性将其命名为回弹法,并制造了回弹仪。如图1所示。
       
        图1、回弹仪内部结构图
        回弹法的主要特点有三点。第一、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时对混凝土结构没有损伤,第二、仪器轻巧检测方便,且测试速度快;第三、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因此,该方法被各施工检测单位推为首选检测方法,但回弹法检测也有不足。如只能反应表面强度、方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但随着深入系统的试验验证,具有我国特色的回弹仪已可以控制相对误差在±15%以内。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检测对象的不同,我们采用的回弹法的种类也不尽相同。目前常用的回弹仪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轻型回弹仪、中型回弹仪以及重型回弹仪。轻型回弹仪主要用于水泥砂浆或者普通烧结黏土砖的抗压强度检测;中型回弹仪则用于一般建筑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重型回弹仪则用于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检测,如桥梁路面、机场跑道等。
        二、回弹法的影响因素
        回弹法已经应用较长的时间了。根据目前测试总结来看,影响回弹法的主要由于碳化深度、混凝土浇筑面,是否泵送,混凝土表面质量。另外,使用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计算方法不当等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检测精度的重要因素。
        第一、混凝土碳化。水泥水化后产生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碳酸钙。碳酸钙硬度较大,回弹仪在测试时会使回弹值增大,但此数值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因此,回弹仪在检测时必须观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防止影响仪器测试准确性。
        第二、混凝土浇筑面。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会出现水分上浮、粗骨料下沉的现象。底部石子较多,回弹值读数偏高;表层水灰比略大,因而疏松致回弹值偏低。因此,为求准确性,应该检测混凝土浇筑的侧面进行检查,而对于混凝土柱、墙等较高构件,可选择混凝土浇筑侧面的中部位置进行检测.
        第三、泵送。目前建筑楼房较高、建筑面积较大,为提高效率,浇筑混凝土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泵送相比较为特殊,主要因为泵送混凝土易流动,表面与底面性能相差较大,检测时回弹仪器的准确性易失真,因此,标准规定测试泵送混凝土时,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第四、混凝土表面质量。回弹法直接接触测试部位是混凝土表面,因此混凝土表面硬度是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测量。为求测量准确性,根据测试经验,我们在检测前,要确认混凝土表面是否为混凝土原浆面,并要求测试表面清洁、平整,不能有疏松表层、油垢、蜂窝或者麻面等;同时,测点选择要避开孔洞、石子或者裸漏的钢筋附件。
        第五、仪器的工作状况。根据仪器使用指南,我们可以知晓回弹仪的标准功能应为2.207J;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锤起跳点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三、回弹法的检测技术:
        回弹法的监测技术直接决定了检查的准确性,为提高检查人员监测的准确性。本文总结了相对全面的检测技术。具体如下。
        1、检测准备
        在开展检测工作前,检测人员首先要准备的额便是检测材料的核对。主要分对内容分为检测项目的工程名称、参建单位名称、检测项目的结构或构件名称、检测对象的外形尺寸及数量、检测项目所涉及的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标准、项目施工中所用材料及配比、项目各阶段的施工时间、完成时间以及浇筑养护过程等。如项目特殊或者有相关规定,还需要检测相对应的设计图纸及施工记录等材料。
        2、抽样方法
        回弹法的检测抽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逐一检测。当检测对应相对较少或者检测项目相对较为重要,需要采用逐个检测结构或构件。目前来看,逐个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有明确要求或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可能存在质量缺陷或者明显质量问题的结构构件或者施工项目。第二、抽样监测。目前抽样检测主要用于生产工艺、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的构件,并且所要求的强度等级相同、施工养护过程基本一致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抽样检测前,应明确检测试样不小于总数的30%,且抽取均为随意行为。
        3、检测方法
        回弹法检测测点要求在测面范围内均匀分布,同一测点只许弹击一次,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准确至1,测点和测点间距一般不小于20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钢筋、预埋件的间距一般不小于30mm。
        根据测试要求,测试完毕后;测试人员还应选择不少于构件的30%测区数进行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并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倘若碳化深度测量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再次进行测量碳化深度值。碳化深度值测量具体布置主要有四点。首先,在测区表面,用适当的工具开设一个直径为约15mm的孔洞,深度要求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其次,用气泵将孔洞中的粉未和碎屑清除干净,切记不得用水冲洗。第三、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第四、为求数据准确性,通常选取三次相近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应精确到0.5mm。
        四、数据处理
        1.回弹平均值计算
        为避免误差,在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首先将测试区内的16组数据中的3个最大值与3个最小值剔除,其余的10个回弹值取平均值:
       
        式中:——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角度修正
        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修正值。
        3.浇筑面修正
        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或浇筑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应按下式修正:
       
       
        式中:—非水平方向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非水平方向检测时回弹修正值。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及桥梁道路的不断增多,混凝土质量检测也在逐渐加强。而回弹法作为国内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手段,是检测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具意义的方式。本文只是结合自身工作,浅谈了自己如何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相信其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_T23-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DBJ∕T01-78-2003 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