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潼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641300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项目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建设中典型粉料储仓除尘系统为例,对比湿法除尘系统与传统布袋除尘系统的差异。
关键词:高速公路 搅拌站 除尘
建设单位高度重视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各施工单位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场站建设、标准化管理中。为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求,某工程企业要求全线15处拌和站的粉料储仓均设置除尘装置]。《成资渝高速公路标准化工作手册》中对混凝土搅拌站标准化建设提出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等方面保护要求。
1两种除尘方式的除尘效果分析
1.1除尘方案
(1)布袋除尘系统
布袋除尘系统是成某高速公路项目搅拌站内拌和系统粉料仓广泛采用的除尘方案。
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袋式除尘器干法除尘的高效功能,将物料输入料仓时带入和置换气体和粉尘,通过过滤处理,予以除尘和回收。
(2)湿法除尘系统
某高速公路项目某标段混凝土搅拌站采用了一种湿法除尘方案。
工作原理:利用管道将物料输入料仓时带入和置换气体和粉尘引出,管道接入水槽,增加粉尘湿度,使排出的粉尘沉淀在水槽内。
1.2除尘系统效果数据分析
1.2.1区域监测数据
本文选取采用湿法除尘方式的TJ6标段以及相邻采用布袋除尘系统的两个标段TJ5标段和TJ7标段的共计6个混凝土搅拌站点位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注:①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最新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的。②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的方法:大流量空气采样法-称重法。③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原理:利用空气流体力学的原理,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采集到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总体积,计算出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浓度。)
监测数据是来自环境监测单位入场以来监测报告中对本研究点位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中选取的6个监测时段分别是:时段1、2018年6月11~13日;时段2、2018年8月28~30日;时段3、2018年11月27日~29日;时段4、2019年2月25~28日;时段5、2019年5月20日至23日;时段6、2019年8月26~29日)。(数据详见《不同搅拌站TSP浓度季度变化表》)
1.2.2数据结果分析
(1)不同拌合站TSP变化情况
.png)
图1 不同搅拌站TSP浓度季度变化
采用湿法除尘的两个搅拌站区域TSP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个搅拌站同一时段增加和降低的幅度也基本一致。采用布袋除尘的三个搅拌站区域TSP浓度变化区域也基本一致,但三个搅拌站同一时段增加和降低的幅度不一致。
(2)不同标段相同季度TSP的差异性
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不同除尘方式同一时段TSP浓度的差异性。
结果显示:除时段2和5外,其余时段1、时段3、时段4、时段6的三个标段搅拌站TSP数值并无显著性差异。时段2和5中的TJ6标段搅拌站TSP数值与其余两个标段搅拌站TSP产生显著性差异。
1.2.3不同拌和系统对比结论
(1)根据收集的监测数据来看,在实行环保管理标准化后,湿法除尘系统和布袋除尘系统均能够满足TSP的处理需求,区域TSP浓度满足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
(2)湿法除尘系统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不同时期除尘能力相对浮动较小。布袋除尘系统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有一定要求,除尘能力会根据系统操作和维护的差异发生浮动,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3)湿法除尘系统使用经济性相对较好。布袋除尘系统相比较湿法除尘系统更换周期长,但系统费用和更换费用要高于湿法除尘系统。能源使用方面,布袋除尘系统主要是用电能工作,而湿法除尘主要是利用场地内沉淀后的处理废水,消耗电能主要是水泵提水,整体消耗量小于布袋除尘系统。
2.湿法除尘系统在实际生产当中的意义
2.1除尘效率稳定性
根据上述分析,在混凝土搅拌站拌和系统开始高负荷运转时,湿法除尘系统与布袋除尘系统对区域大气环境中TSP浓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但两套系统均能够保证拌和系统排放的TSP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当搅拌站的拌和系统稳定运行后,湿法除尘系统与布袋除尘系统对区域大气环境中TSP浓度的影响之间的显著性差异逐步消失。但受限于布袋除尘系统环保管理以及除尘布袋本身的吸附饱和度等因素,传统的布袋除尘系统易出现除尘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满足除尘要求等情况。而湿法除尘系统主要将粉料仓逸散的粉尘导入水槽内进行沉降,除尘能力浮动较小。
2.2设备日常管理
在设备更换与维护方面,传统布袋除尘系统位于粉料仓上方,日常维护以及更换需要在设备停运时到拌和桶上进行操作,更换较为复杂,布袋除尘系统的运行情况不够直观。湿法除尘系统在粉料仓上方修建管道引至拌和系统下水槽内,对于水槽内粉尘堆积情况以及沉淀用水能够较为直观的观察到,日常监管方面较为便利。在粉尘运导管道与水槽间采用水带连接,便于清理,避免了粉尘堆积板结堵塞管道的情况,使用相对安全。
2.3资源利用
传统布袋除尘系统需要依靠除尘机供电运行,布袋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以及更换。湿法除尘系统采用物理方式进行收集与传送,利用场站内沉淀池内处理后的上清液进行粉尘沉降工序。水槽是地面建设的防渗槽,沉渣清掏后可以直接随场站沉淀池的沉渣一并送至渣场进行填埋。湿法除尘系统使用的资源相较于传统布袋除尘系统更为清洁、环保。
3.结语
1、湿法除尘系统与传统布袋除尘系统均能够满足混凝土搅拌站拌和系统的除尘工作,除尘能力方面在工程满负荷工作状态下,湿法除尘系统与传统除尘系统之间存在差异。但两种除尘方式均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TSP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湿法除尘系统在运行管理方面相较于传统布袋除尘更为方便。收集粉尘的情况易于观察,便于及时对除尘系统进行维护。
3、湿法除尘系统在节能、环保、低排放方面相较于布袋除尘系统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静珍,周富华.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中环保措施的应用[J].环保前沿.2018(8):191-193.
[2]何志勇,李蔚萍.高速公路环保景观施工标准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7):315-317.
[3]林春.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0(10):160-16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