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设施配置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李昭强
[导读] 摘要:乡村公共设施的配置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物质基础,并且也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池州市石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徽池州  245100
        摘要:乡村公共设施的配置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物质基础,并且也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乡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于乡村公共设施安徽皖北地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现状,根据公共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配置的原则,对皖北地区农村公共设施配置的项目、配置标准、设施布置方式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皖北;公共设施;配置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公共服务的建设提升成为了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今我国乡村公共设施配置的质量、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过大,供需不平衡等矛盾较为突出。由于省内不同片区的现状情况不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类问题、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运动式的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均等、不合理等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较为迫切。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并逐步实现公共设施配置均等化。
        2.研究对象及现状
        皖北地处黄、淮河多次泛滥冲击形成的淮北平原,范围包括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等6个市和18个县。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面积约为安徽省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为安徽省的一半。皖北地区是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公共设施配建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且农业占产业比重较高,农村人口众多。
        近年来,皖北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皖北地区深入贯彻新农村建设战略决策,大力发展新农村。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皖北地区已建成美丽乡村实施达标数600多个,约占安徽省美丽乡村实施建设总量的三分之一。但在对于乡村公共设施建设重视的同时,缺乏对公共设施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的理论指导,依然存在着乡村公共设施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以及管理不善等各类问题。
       
        3.农村公共设施的内容与类型
        从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来看,为中心村和自然村提供了不同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根据2015年安徽省住建厅的《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DB34/T5011-2015),中心村设有“13+8”。13个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共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养老设施、健身活动场地、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网点、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8个基础设施是供水设施、雨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供电设施、通信设施、公交站/停车场、垃圾收集点。自然村配置为“2+5”。公共服务包括健身场所和便利超市,基础设施包括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供电设施、通信设施。
        4.皖北地区乡村公共设施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乡村人口密集的地区美丽的乡村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乡村居民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充分的改善。但是,作为乡村居民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公共设施的合理配建和整合显得至关重要。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配置的数量和质量是否能够达到供需平衡?使用效率是否符合预期?加强对各地“美丽村庄”建设的调查,分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各地建设中采取的方法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当地进一步发展的“美丽的村庄”建设。还可以为该省其他地区的美丽村庄建设提供参考。
        通过问卷调查后可知: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最需要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活动休闲场地,其次为公厕。此外,对垃圾收集池、文化站、老人之家、肉菜市场等公共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需求量(图2)。
       
        4.1公共设施的配置无法村民生活的需要
        大部分地区村庄公共设施配建标准低,供应不足。大多数村庄仍然是泥泞的道路。农村河流严重污染,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用水。一些村庄没有被列入垃圾收集系统。脏、乱、差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且在文化和娱乐设施方面,村民缺乏计划生育服务和文化服务。村民在日常生活之余缺少闲暇休憩的地方;教育设施建设方面,在空间分布未表现出均等化设置倾向,部分村庄虽设置了小学,但因种种原因导致现状设施已经荒废了多年,且大部分村庄距离学校路程较远,无法满足学龄儿童的基本需要。在医疗和卫生设施方面,设施和医疗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缺乏基层卫生保健点,且村民距离大型医院的路程也相对较远。从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皖北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乡村经济发展、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4.2乡村与城镇公共设施连接性不够
        由于村民人口数量的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情况也越来越差,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无形中增加了公共设施后期维修维护的公共支出。因此,有必要考虑建立以中心村为核心的、服务半径较适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充分考虑乡镇。乡镇之间的连通性,特别是最偏远的天中村,需要拉开乡镇之间的距离,重视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乡镇公共设施的质量,把公共设施纳入在乡镇范围内统一安排。乡镇公共设施的改善过程也应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5皖北地区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对策
        5.1文化设施
        皖北的极少数村庄有文化设施和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且使用效果不理想。文化教育设施应在乡村公共设施中占据较高的位置,政府应大力宣传文化传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调动村民的文化学习主动性。不仅对于解决当前基本温饱后村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消除和抵御乡村落后、无知、粗俗的坏习惯,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对农村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2休闲娱乐设施
        乡村的活动场地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重要场地。除了必要的劳动时间外人们不应该只是呆在家中看看电视,所以该活动场地应该具备休憩纳凉、乡邻间的交流互动和娱乐等这些必要的功能。因此,建设休闲娱乐场地及设施是提升村庄活力、促进邻里和睦交流的重点项目。
       
        图3-1村口
       
        图3-2水边
        5.3环卫设施、公厕
        环卫设施在皖北大部分乡村中较为重视,垃圾桶配置较齐全,且每天都有环卫工人清理,但污水排放问题一直都是绝大多数村庄所存在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地居民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应当找寻以排水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最少的情况下满足服务人口最大化的排水设施规划配置方式。厕所问题是民生中一大难题,同时也体现文明进步的尺度。在公厕配置中,充分考虑建设时序,以及污水收集排放工程的建设,避免出现村庄无厕所、污水无出排的问题。
        5.4教育、医疗设施
        增加教育设施的可达性,增加资本投资,改善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乡镇医疗卫生中心和乡镇计划生育指导站共用,解决了两者造成的资源浪费。对于与县级医疗机构过于接近,生存能力较差的乡镇卫生院,应予以撤销,合并,转让,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控制农村医生人数,提高素质。严格落实农村医生录取制度。在明确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高端设备的采购,减少资源浪费。
       
        图3-3道路两旁
        6总结
        本文基于对皖北地区美丽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深入研究,通过对皖北乡村发展的特点,分析皖北农村公共设施配建的内容和特点。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根据公共设施配置的目标和原则,分析并提出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设施的分类,项目,标准,要求和配置模式。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总结该地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困难的措施,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逊风,等.环境心理学有关问题的探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3~36.
        [2]刘萍,吴建平.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18~21.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3.
        [5]柯栋,刘祖发.地理学科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A]//董玉祥.地理系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C].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0~73.
        [6]范肃宁.北京和华盛顿[J].城市管理,2003(4):40~41.
        [7]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一)[J].园林, 2004,(4):22~23.
        [8]车生泉,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二)[J].园林, 2004,(5):22~23.
        [9]徐磊青,等.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0]杨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