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城市规划信息中心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为一种空间信息系统,主要包含GPS、GIS、RS(以下简称3S技术)等技术的全面使用,在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支持下,对于地球表面及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及运算、分析、显示等。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各种地理空间及实体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同时能够进行空间数据的定位,遥感图像数据收集,对地理区域内部的各种现象及过程进行分布,对复杂的规划进行处理及管理。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
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
地理普查是国家技术发展为一定程度而开展的。国家的技术提高为地信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对地理的普查分为两个部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空间和时间的双方面的检测,提供准确的数据。可以适当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人文的发展和地区的民俗文化发展。可以进行准确,精确,有效的提高,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避免投入不必要的心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美国在本世纪启动了地理分析和检测计划。经过十几年,美国在地信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以进行动态获取数据,随时发布动态信息,还能进行监测评估以及说出以后的预防措施。美国在过去的十年中全面提升了技术水平,吸取了过去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物理上机构的设置还有空间上人员的调配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使运作机制还有思路方向都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2地理信息技术的介绍
2.1基础与介绍
我国重视各个方面的发展,除了最起初的农业工业,在地理发展方面也有了卓越的提高,经济的发展联系到国家的各个发展的方面。其中地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对国家的沙漠,森林,丘陵,平原,高原等各种土地还有对土地地表覆盖的程度的不同,以及道路的建设都有可以检测出很多数据。除了现实中物理上的还可以检测出该地区的资源情况,生态经济等问题。
2.2 研究内容技术交流
调查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外貌,资源覆盖面积,还有水域荒漠的覆盖情况。可以识别到相关地区的居民设置,网络覆盖面积随时掌握地区的类别,位置,范围掌握空间的分布情况。我们在其他地区设置地信,并且在不同地区进行人员交流技术交流,共同协商目前的不足问题,因为地信对所查的地区有所不同,所以需要的功能也不同,需要的技术也不一样,我们要随时的跟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地信对不同阶段的技术需求層次不一样,所以需要随时进行技术交流。
3应用实例
3.1资料准备
(1)三旧改造规划(调查摸底)资料。指通过摸底调查和编制改造规划中形成的描述地块的位置、用途等信息的文字材料。如《关于清查“三旧”改造用地的通知》(粤国土资利用电[2009]64号)文要求填写的附表以及“三旧”改造规划文本等。
(2)遥感影像资料。指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底图。获取时间从2006-2008年,分辨率为0.5m~2.5m,影像类型包括航空摄影、QUICKbird,SPOT等。
(3)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指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4)土地利用规划资料。原则上采用规划修编的数据库,如果规划修编工作未完成,可使用上一轮规划的资料。
3.2确定改造范围
根据改造地块的位置信息,确定其在遥感影像底图上位置,以下介绍两种方法。
(1)空间套合法。通过GPS设备获取拟改造地块边界坐标串,通过换算处理后,录入GIS软件并转化为图形,最后通过空间套合,将边界标绘在影像底图上。
(2)直接标绘(转绘)法。根据规划资料、大比例尺图件或现场勘查,结合影像判读,选取参照物,将地块边界直接标绘到正射影像图上。
对于面积较小的地块采用空间套合法,面积较大的地块采用直接标绘(转绘)法;高分辨率影像底图采用直接标绘(转绘)法,低分辨率影像底图采用空间套合法。
3.3属性赋值
(1)对要素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图斑编号进行统一赋值;
(2)将改造范围与二调现状图、新一轮总体规划图进行套合,对座落、权属单位名称、其中国有、集体面积、用地面积、其中农用地面积、其中合法用地面积、现土地用途、土地规划用途进行赋值;
(3)根据规划局统一规划,对计划改造年份、改造类型、拟改造土地用途、是否编制规划进行赋值,见表1。
表1“三旧”改造地块图斑属性结构
.png)
注1:前6位为行政区划代码,后5位为地块图斑顺序编号,同一县级行政单位内地块图斑编号不能重复。
注2:权属单位名称、座落单位名称为图斑的权属及座落,填写至行政村一级。如有多个权属或座落单位的,在每个名称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注3:指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的椭球面积(如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面积),单位平方米;面积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中椭球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注4:参照土地利用地类图斑的地类名称填写。如有多种地类的,在每个地类名称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注5:参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填写。如有多种用途的,在每个地类名称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注6: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二级分类中文名称填写。如有多种地类的,在每个地类名称中间用英文逗号隔开。
注7:利用“三旧”改造规划确定的地块范围进行标绘的,填“是”;利用“三旧”改造项目地块调查摸底范围进行标绘的填“否”。
3.4统计表格制作
(1)使用EXCEL制作空的统计表“三旧”改造地块图斑统计表。
(2)将“三旧”改造图斑层(shapefile文件)的属性文件:441422SJGZTB.dbf中的内容对应粘贴到空的excel表格中。
(3)将“其中国有面积”“其中集体面积”“其中农用地面积”“其中合法用地面积”换算为“亩”的面积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点。将“其中国有面积”“其中集体面积”之和填入“用地面积”项。
3.5标示图制作
(1)利用mapgis软件将“三旧”改造图斑分别与正射影像底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类图斑)、总体规划图(土地用途分区)进行叠加。
(2)利用“三旧”改造图斑的“图斑编号”属性内容,标注图斑编号注记。
(3)利用mapgis软件将(1)和(2)的结果叠加的并缩放到合适的比例尺输出影像图、现状图、规划图的jpg格式。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信息化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的探究,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广、功能强、信息量大,具有非常好发展前景。随着自然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等重要内容,“山水林田湖草海”自然资源要素调查与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等不仅依赖于地理信息技术,还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充分实现并发挥好地理信息技术优势,落实好“技术支持”的角色定位,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和理念,实现管理的智能化、高效率。加强标准规范统一规划和制定,形成一系列的技术规程、工作制度等,更加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在数据管理方面的优势,并进一步提升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挖掘能力,积极支持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寒吉.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16,19:83
[2]罗斐,张磊,邵金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