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S2型转辙机的安装及调试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学鹏
[导读] 摘要:CTS2型转辙机的高可靠性,有效解决了其在恶劣条件下低维护或零维护的问题,而且轨枕式的设计实现了道岔机械化维修,从而为我国轨枕式转辙机的自主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CTS2型转辙机的高可靠性,有效解决了其在恶劣条件下低维护或零维护的问题,而且轨枕式的设计实现了道岔机械化维修,从而为我国轨枕式转辙机的自主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CTS2型转辙机;安装;调整
        CTS2型转辙机是一种专用于青藏铁路的新轨枕式转辙机,其采用全封闭结构,只有牵引动作杆外露,设备防护等级达到IP67,它属于分动不可挤型电动转辙机,且带有机械道岔位置指示器。不同于我国现有的转辙机,CTS2型转辙机具有显著特点,如同轴动力输出和动作杆、模块化结构设计、配备机械道岔位置指示器、内锁闭模式、接点组模式等,值得国内转辙机制造商学习及借鉴。本文详细分析了CTS2型转辙机的安装及调试技术。
        一、CTS2转辙机构造和组成
        1、轨枕模块。钢制轨枕永久固定在道岔尖轨尖端部位的两条轨道上,它不仅可代替混凝土轨枕,而且可代替传统道岔装置的长角钢,集工务标准岔枕、滑床板及电务安装容器、固定装置于一体,因此,在设备的装卸过程中与更换一根普通轨枕同样简单方便。钢枕底部装有与之垂直的支撑板,以防止轨枕模块的横向窜动及纵向移动,有着良好的稳固性。因电加热器可安装于钢枕外侧,具有良好的融雪及防冻功能,适合于风雪多的格拉线。
        2、动力模块。其安装于轨枕模块的钢轨外侧,是保证道岔运动完全转换的动力。包括限载离合器装置、手动控制机构、转辙机内电加热装置、模块外道岔位置表示器等。限载离合器是一种可靠准确的离合器,易于控制的弹簧片能吸收转换运动产生的残余惯性力,以便保护转辙机内部机件。
        3、锁闭和检测模块。安装在轨枕模块中心的两钢轨内侧,包括1个锁闭和尖轨实际位置的电气检测系统,以及横向通过模块装置的安全滑杆。内部安装了机械传动、锁闭、自动开闭器等,其功能与传统转辙机锁闭杆及动作杆挤切装置类似,用于传动及道岔行程锁闭,并对相关动作过程进行电气检测。安全滑杆的功能是当尖轨连接扣件由于挤岔等因素与尖轨脱离时,还可操纵被脱离的尖轨。
        二、转辙机的安装
        CTS2型转辙机的安装与我国现有转辙设备的安装有很大的不同,电机、锁闭单元固定在轨枕单元中,轨枕单元作为钢轨轨枕安装在道岔基本轨上,转撤装置的安装是轨枕单元安装在基本轨上,电机、锁闭单元连接到岔尖。安装前,需明确道岔转辙机安装位置及其型号,以及道岔方正,与工务人员一起铲出轨枕下的石碴,深度550~600mm,然后将轨枕拆除。
        因尖轨长度随温度变化而有所变化,因而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基本轨上钻孔的位置。将-5℃作为基准参考温度,当温度比-5℃低时,会缩短尖轨长度;当比-5℃高时,尖轨一直延伸到轨尖,为使尖轨连接件在一定温度下收缩时能自由移动而不被工作杆上的接头卡阻,尖轨钻孔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温度找出相应的D值,用钢角尺及钢卷尺测量钻孔位置,并做好标记,根据要求进行钻孔。
        打开包装拆下备件,拆除已安装在转辙机上的连接件,严禁碰撞机身壳。将配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分类摆放,以方便使用。转辙机总体结构及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转辙机用1t滑轮吊在适当位置,并与其它轨枕平行对齐。电机单元需安装在电缆盒侧。利用金属板安装在轨枕单元上,并将固定杆插入图1-1孔中,以此定位轨枕单元。
       
        图1  转辙机安装结构图
        将金属板安装于轨枕单元上,并将绝缘板安装于图1-3的上部。
        转辙机平行悬挂并放置在轨道的下侧,以确保其位于两个基本轨间且居中。在钢线吊装中应加以防护,以免损坏其外部保护层。
        在电机单元的一侧插入轨撑及相应的绝缘件(图1-4)。轨撑处(图1-5)插入Φ18mm螺栓,且涂抹螺纹胶,暂不拧紧。在图1-6处插入Φ20mm螺钉和绝缘管,图1-7处插入绝缘和金属垫圈。运用力矩扳手将Φ18mm螺栓垂直拧紧,284N•m的力矩,检查轨撑是否正确连接到基本轨,并将密封水平方向的Φ20mm固定螺栓拧紧。
        将轨撑(图1-2)及相应绝缘件(图1-4)安装在电机单元的另一侧。将Φ18mm螺栓垂直插入轨撑(图1-5),涂抹螺纹胶,暂不拧紧。
        当金属轨枕装有9、12号道岔第一牵引点或12号道岔第二牵引点时,需运用不同的安装孔。
        在图1-9、1-8处安装相应的轨道绝缘及内板。
        在轨底斜面将齿形面压紧,用螺纹胶密封Φ14mm×55mm的螺钉,用力矩扳手拧紧,力矩为35N•m,当绝缘垫圈变形时,需减少拧紧力矩。检查滚花齿和轨枕单元的齿是否完全咬合,并将凸起的尖轨插入滑床板中(图1-10)。
        在尖轨上安装连接件(图1-11、1-12),以便在拧紧Φ20mm螺栓时与尖轨底座保持接触。将Φ20mm的螺栓尽可能置于槽的中间,并拧紧螺栓,再轻轻旋紧螺母。
        安装连接器,使用摇把手动插入足够数量的垫圈进行操作及电气测试,对9、12号道岔的第一牵引点安装杆间的距离(应用转辙机提供的CTSPSD57AA调量板)确定为170mm,以及12号道岔的第二牵引点安装杆间的距离(应用转辙机提供的CTSPSD58AA调量板)为148.3mm。当动作杆的伸出距离刚好够插入调距板时,需停止动作杆的移动。
        手动操作完后,使用电机单元的指针箭头检查动作杆的位置是否正确。若操作未完成且离合器运转良好,则指针箭头处于非指定位置(未锁闭);若用力太大,离合器被挤脱,动作杆保持静止,必须反向操作以恢复离合器的初始状态。
        若曲柄是手动操作,需确保连接件接头部分不会碰到其内侧面,若在此种情况下,松开Φ20mm螺栓,且将其移出插槽中心。另外,正确位置取决于其安装温度。
        最后回填道碴,用道镐捣实石碴,使其恢复原貌。连接电缆接头进行电气测试。
        三、转辙机调整及电气试验
        1、调整负荷限制装置。调整限位装置的负载,改变最大牵引负载,从而使转辙机能获得足够的牵引力。
        拆卸电机盖,插入手柄,以断开电机接点,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摇动手柄,使带有数字的环螺母处于易于调整的位置,并将12号道岔的第二牵引点摇动到离合器解脱位置。
        使用一个特殊的扳手来调整数字螺母,以改变最大负载能力。拧紧离合器,数字增大,牵引力增加,反之,牵引力减小。每个螺母数字代表大约90kg的变化。调整数字螺母,使道岔在转换过程中尖轨与基本轨可靠密贴,不会松开离合器。将单点牵引或第一牵引点的额定转换力调为3000×(1+0.1)N,第二牵引点调为5000×(1±0.1)N。
        调整后,用特殊的T形扳手拧紧内六角紧固螺钉。
        2、室内满足相应的模拟电气调试条件,完成室内外配线,实现电气调试。对于CTS2的电气操作,需测量转辙机的供电电压,当供电电压达不到要求时,调整CTS2的可调电阻器。
        当动作杆从内部伸出时,测量端子6与9以得到供电电压;相反,若从伸出到收回操作时,需测量端子6与8。在测量中,编码261-404的WAGO适配器连接到相应的端子上,并使用万用表测量。
        3、密贴调整。使用特殊的2、4mm调整板,进行基本轨与尖轨间的密贴度测试,道岔距离为2mm时需密贴,距离为4mm时不密贴。根据CTS2的特点,9、12号道岔第一牵引点与12号道岔第二牵引点的条件相同。若密贴度达不到要求,可通过增加或减少调节垫片来调整道岔密贴。调整后,拧紧释放螺钉,使连接件头部处于中间位置,而不得与其内侧接触。
        4、附加滑动杆调整。增加或减少垫圈的数量,在操作过程中,保护管上开槽两端及Φ12mm螺栓孔间保持2mm左右的间隙,这样,在动作杆断裂的情况下,可通过额外的滑动杆将道岔尖轨带到安全位置,从而当动作杆损坏时,道岔能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调整附加滑杆后,拧紧Φ12mm螺栓且插入开口销,以防脱落。
        5、检查电压、电流、绝缘等电气特性,使转辙机满足标准。调整和试验结束后,与室内联系进行电气操作,检查道岔位置是否符合室内表示,转辙机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动作时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应财.CTS2型转辙机在青藏线的应用前景[J].铁道通信信号,2015(10).
        [2]罗世昌.型道岔转辙机安装与维护[J].铁道通信信号,2015(04).
        [3]王晓光.CTS2型转辙机的安装及调试技术[J].电气化铁道,2015(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