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欧占金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欧占金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农村建设在不断的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灌溉项目。
        身份证号码:13262419721029xxxx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农村建设在不断的加快,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灌溉项目。然而,目前的灌溉项目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灌溉项目的顺利高效运行。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消除水利工程的缺陷和不足,是当前水利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水利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农田水利项目的灌溉规划和设计入手,分析了农田水利项目规划设计中面临的问题,促进了农田水利项目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项目;灌溉;规划设计与设计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实际的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着水利设施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规划水平,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为:时空分布不均衡,人均占有量较少。因此只有需要重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局势下,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更间接导致了我国降水量的分布不均衡,北方地区经常出现干旱问题,南方地区经常出现洪涝问题。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及季节变化对农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做好灌溉规划设计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是保持生态平衡,减轻灾害对农业影响的有利措施。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灌溉项目规模预测
        在灌溉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对大中型灌区的发展要求进行分析,以确定灌区粮食生产的目标。即使项目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确定节水灌溉面积的规模,应确定灌区的规模,并在上述所有灌溉和灌溉项目中全面规划和设计建筑面积。在建设灌溉项目时,还应分析灌区的开发潜力。中国在不同地区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不同的耕地资源。因此,灌溉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基于对当地条件的更全面的分析,并分析灌区在该地区农业总体发展中的潜力。
        2.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中的灌溉取水方式
        对农田进行灌溉的取水方法的选择方面,要结合当地具体的水资源情况来进行选择。如果地区的水量不足时,会直接影响灌溉效果。例如:大部分的农村地段,灌溉的工作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都会采用地面径流的方法来对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的方法会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没有合理的使用地下水,使得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对地下水进行运用时,要对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水量进行全面的调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灌溉技术,以此来提高灌溉的效率。在灌溉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取水方式存在着差异,因此灌溉技术的运用和灌溉的效果都会存在着差异。目前,我们农村区域比较普遍运用的是自流取水的灌溉方式,或者是使用提水灌溉。大部分地区水源是比较丰富的,但是有些水位是很低的。因此,使用自流灌溉的方法是比较困难的,并且这种灌溉方法对技术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此,在灌溉的工作当中,要合理的运用,泵站,要注重对泵站的设计工作。在对取水的方式进行选择时,要注重节约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以此来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保护农业的生产系统。


        2.3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宣传节水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提高施工队的建设水平,同时也应该制定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以提高水利建设人员的积极性。施工工程队的选择要合理,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一旦出现突发问题要能够灵活应对,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按时完成,并确保后续运行正常,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加强加大节水农业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例如可以通过办培训班、联合村委会或居委会等组织进行教育工作、在村委会的公告栏里张贴节水广告、定期举行知识技能比赛等多种多样的节水活动进行宣传,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更好的农业经济效益。
        2.4因地制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生产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进行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之前,先要对于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积极听取农民的意见。同时,要对于建设区域进行调研,对于水文、地质以及农作物种类进行分析。通过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实际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加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农田规模的限制。在实际的工程规划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水利工程的供水量和农田用水量的平衡,针对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和建设价值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测量。在实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保证水利工程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要尽可能地减少占用的耕地面积。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会受到建筑技术的影响,现代化建设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重大影响。使用新型施工技术,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逐步地优化设计规划方案。
        2.5落实小微水利工程
        加快水土保持政策,努力打造宜居环境,重点整治水土流失项目,推进小流域清洁建设,抓好牧区水源覆盖的具体建设,以农村水电的兼容性为主,掌握好水利灌溉的改革节奏,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建造规模化的灌溉示范区,力争达到高效与高质量的农田灌溉水平。不断完善农田的整体灌溉系统,进一步加大配套设施建设,真正做到建设、验收、使用一体化。加强重点旱涝区的治理,提高农田灌溉工程的使用率,落实具体的利民政策。要加快解决最后1km问题,加大田间工程建设,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时,要促使小型支流集中连片,推进区域水利整体建设。此外,在渠道的开挖与治理过程中,要协调各种建设设施,及时回收废弃农田,合理建设生态防护绿化带,以排洪为主要准则,防止泥沙的二次堆积,加强田间水利工程的再度建设。
        结语
        灌溉工程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和有关部门必须更加重视灌溉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方法,使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在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中,从农民和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社会效益,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有效的灌溉技术。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就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建议对有关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人与水关系分配,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舒婷.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质量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4(12):163.
        [2]马会玲.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5(15):60~61.
        [3]韩殿超.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民营科技,2015(3):207.
        [4]朱雷鸣.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业与技术,2014(3):55.
        [5]冯志勇,姜桂林.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
        [6]孟凤英.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51):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