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 156330
摘要:锌、钼微肥是水稻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锌在生长素合成上是不可缺少的,并能催化叶绿素的合成,缺锌常出现“僵苗”。钼能促进蛋白质的形成,参加水稻体内各种氧化还原过程,促进水稻生长,缺钼会有“缺钼症”,籽实不饱满。
关键词:水稻 亚硫酸氢钠 降耗
1、前言
通过施用微量元素锌和钼肥改变农户在水稻生产中只重视大量元素而忽略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的种植方法,用科学态度来看待问题,从提高米质和产量的共同目标为出发点,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这一共同目标,为水稻种植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试验基本情况
供试品种:水稻品种为空育131,主茎11片叶,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20℃
供试肥料:尿素(N含46%)、磷酸二铵(N含 18%、P2O5含46%)、硫酸钾(K2SO4含50%)
供试材料:康朴悬浮锌、增效钼
试验地点: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试验区,土壤为草甸白浆土,前茬水稻,秋翻地耕层深18-20cm,常年有效积温2822.4℃。
插秧规格:30cm×10cm
表1 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
3、试验设计及方法
氮肥:尿素9kg/亩,基:蘖:穗肥=4:3:3;
磷肥:二铵6kg/亩,100%基施;
钾肥:硫酸钾10kg/亩,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
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
a、基肥在搅浆整地的同时使用施肥器施入,耙入土中10cm;
b、分蘖肥在插秧后立即施,分两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余20%最晚在6叶期看田找施,哪黄哪弱哪施;
c、穗肥在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追肥,即11片叶品种在9.5叶时施,12叶品种在10.5叶时施。
试验设3个处理,小区面积42m2,不设重复。
处理1:清水对照分蘖期、始穗期各喷一次;
处理2:康朴悬浮锌4ml/亩分蘖期叶面喷施,4ml/亩始穗期叶面喷施;
处理3:增效钼50g/亩分蘖期叶面喷施,50g/亩始穗期叶面喷施。
喷洒时间为各时期晴天上午9—10时,将溶液均匀洒在水稻茎叶上。其他肥料各处理间用量水平保持一致,其他措施同大田。
4、调查项目
4.1秧苗素质调查
表2 秧苗素质调查
通过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均未发生倒伏和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病率处理2>处理1>处理3;鞘腐病发病率处理1>处理3>处理2;褐变穗发病率处理1>处理3>处理2。锌能催化叶绿素合成,钼肥能增强固氮能力,使水稻叶色浓绿。
4.4产量性状调查
表5 产量性状调查
5总结与讨论
5.1水稻施用微量元素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都有影响,能够增加产量;
5.2产量与效益发面,试验结果表明,处理2每亩地增加投入药剂4元,人工费用30元,增产64.7kg(实收测产),按2.7元/kg计算,增效140.7元;处理3每亩地增加投入药剂4元,人工费用30元,增产53.4kg(实收测产),按2.7元/kg计算,增效110.2元
5.3试验田需进一步扩大或增设重复来减小试验误差;
5.4探索其他微量元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