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农场 155802
摘要:本文以探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针对农业机械化具体应用,分别从取代劳作方式角度、粮食生产抢收、抗旱救灾方面、室内农作物培养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业应用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得到提升。农业机械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小麦种植、水稻或者玉米等高频繁种植种类中,使用率逐年增长。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相关部门放宽管理政策,提高补助力度。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属于初步阶段。比如,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在土地承包制影响下,土地都是以户为承包单位,长时间造成土地划分过于分散。城镇化发展政策鼓励下,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劳动力所剩无几,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存在的限制性问题,不断解决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二、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
代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耕作、农田的灌溉、种子的播撒都需要利用机械化农业生产工具。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全面化的农业机械化才能有效实现机械动力的精准度和速度,才能在抢收抢种、病虫防治和抗旱排涝等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快速的作业。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产量、收益和效率,没有现代农业机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以及标准化均无法实现,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保障。现代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生产工具,机械作业能够做到人工无法做到和实现的准确、定时、定量、定位、快速等作业,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传统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力和畜力进行生产,高劳动率得到低产出率,付出和收获难成正比,现代农业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作业,使用极少的人力就能使得农业产量增加,效益提高。
2、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体系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明显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量,还能有效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促使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
3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设备设施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促进农业机械生产企业不断研发和更新生产能力更好、作业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农业市场对先进机械设备的需求加快了农业机械科研人员对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的研究和发展,农业机械新设备又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如此循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影响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先进的农业和生物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经营环境。由于受到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农村居民不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业生产活力也越来越高,农民不再受到艰辛体力劳动的困扰,享受现代农业机械发展带来的成果,使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得到提升。
四、农业机械化应用探讨
1、粮食生产抢收
农业生产发展中,对季节性要求非常强,尤其是农作物本身,都是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条件下种植,如果没有掌握好最佳种植时机,对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都会产生明显影响。运用机械化生产方式,可以在农业生产期间提高种植效率。比如水稻种植期间,需要利用插秧机进行水稻种植操作,插秧机插秧效率极高,减少水稻插秧负担,保证水稻插秧的准确时机。亦或是玉米种植,玉米种植之前对土壤的湿润度要求较高,需要保证种植之后能够及时获得水分。抓住降雨时机,提前进行玉米耕种,运用播种一体机,直接完成播种、施肥等操作。比如,甘蔗成熟之后需要尽快收割,根据甘蔗收割机作业率与人工作业率对比发现,收割机作业率高于人工作业率40倍。粮食生产抢收是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精耕细作的重要途径,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重要手段。
2、取代劳作方式角度
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改变传统依靠人力的生产方式,同时这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农村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大部分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解决了劳动力缺失问题,不仅提升了农业耕作效率,还能够节约水资源与肥料资源等,提高农作物产量。现代化农业作业期间,机械化贯穿于整个作业生产过程,从耕种开始到后期的施肥、收割等,形成一条龙作业体系,降低由于劳动力缺失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压力。
3、室内农作物培养方面
室内农作物养殖主要是运用塑料大棚的方式,保证农作物生长温度。其实大棚结构与原理非常简单,可是大棚规模较大,涉及到很多的农作物,也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室内农作物机械化养殖属于小范围操作类型,但是机械化功能非常多。比如室内耕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小型手扶拖拉机,可以实现旋耕整地,只需要更换机械部件就能够进行除草或者犁地等农业作业。滴灌设备也是大棚农业机械的重要设备之一。运用精准灌溉的方式,防止水资源浪费。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适宜,杜绝病虫害的侵害,真正提升农业生产期间的机械化经济效益。或者室内植物培育方面,可以保证植物生长周期持续循环,抓住最佳的市场销售机会,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
4、抗旱救灾方面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应用也体现在抗旱救灾方面。农业生产期间,自然灾害是主要的减产原因,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力特点,尤其是干旱或者是洪涝灾害等。这些灾害直接危害农作物生命,如果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抗灾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化应用力度,帮助农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并且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帮助农业生产牢牢抓住抢种或者抢播机会,及时挽回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如干旱时期,可以应用灌溉机或者抽水机等,及时进行机械灌溉。我国天气变化比较频繁,利用农业机械化方式,可以改善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生产问题。我国农业机械每年抗洪排涝等生产面积达到667亿m2,当然排涝量达到700亿m2,发生病害虫问题,利用机械植保机进行农药喷洒等,科学消灭害虫问题。从这些方面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改善作用。
结语: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机械化发展是重要的体现与成果,积极将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帮助农业生产抓住种植机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农业种植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