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百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发展也有了改善。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在于做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因此要重视春季苗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在春季对林业苗木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治理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促进生态平衡。本文主要探讨春季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春季苗木病虫害加以防范和治理。
关键词: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
引言
苗木一般是指具有根系以及苗干的树苗,是林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类型以及生长性能的不同还可分为不同的形式,包括灌木类、乔木类等,对不同的气候有着不同的敏感程度。在我国大力推进林业工程发展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的环境背景下,苗木生长与环境保护等工作有了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无论是由于树木引进还是维护不当等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春季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如何在此阶段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是林业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1栽培管理预防
在我国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中,主要应用5种策略:植物检疫、栽培管理预防、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首先,对外来的植物和种子进行检疫是植物检疫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我国法律严格规定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对植物和种子自身携带的病虫害进行预防,避免因此对农业生产造成为害,有效减少苗木受外来病虫害种类带来的损害[1];其次,栽培管理预防以林业苗木种类特点以及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整栽培技术,从而降低病虫害损失风险。通过光和电等物理措施对病虫害实施消杀工作是物理机械法的方式,在这种方法运用下,能够有效减少药物对苗木造成的副作用以及对环境造成为害。相较于其他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法的优点在于零污染,这种病虫害防治措施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通过利用不会对苗木产生影响的鸟类昆虫等对害虫进行捕杀,该方式对于一些产生抗药性的病虫具有有效的作用。化学防治是林业病虫害防治中最为常用的措施,这种方式通过对不同的病虫实施针对性防治消杀工作,虽然效率较高而且易于操作,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缺点,在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的同时还会影响环境,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原则。为避免病虫害对苗木的影响,可通过改变苗木栽培技术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比如,为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可改变栽培技术措施、科学控制水肥施用、发现病原体及时消灭以及定期清除苗木的枯病枝叶等方式,确保苗木的健康成长。例如腐烂病,是春季苗木常见的病症之一,患有该病的苗木一般在3月下旬发病,4~5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面对腐烂病可通过树干刷白的方式进行防治,切忌剪除发病苗木的枝丫,对于病情严重的苗木,应及时挖出,带出林地烧毁深埋。再如,白粉病是一种会导致苗木畸形矮化、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枯死的病症,为预防白粉病,需要保证苗木之间有足够的间距,确保林地的通风、透光性,合理控制林间湿度。在春秋两季,要及时清除林间落叶,剪除带病枝丫,并将落叶和病枝带出林地烧净,避免白粉病的传播。
2春季林业苗木常见的病虫害
2.1常见病害
对于植物来说,尤其是春季一些新发芽的植物,经常会由于空气环境以及土壤等问题,对植物的外观以及生长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植物中的病害可以根据原因以及感染源的不同分为几种类型。首先,病害的侵入。通过真菌或者细菌等形式的传播,从而造成病害的大面积泛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气候等原因,有些苗木在潮湿的天气容易在内部滋生出一些病菌,导致苗木上出现霉变、黑点等形式。由于春季一般是多雨季节,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很可能造成苗木坏死等症状。另外,还有一种病原体,肉眼不能看见,如果进入到苗木内,会造成植物的影响不良、萎缩等现象。
2.2常见虫害
对于苗木来说,一些昆虫的寄生,例如蜗牛等也会对苗木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有些昆虫专门以啃食苗木为生,一般分为咀嚼式和针刺式2种,会使苗木的根茎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春季非常适合这些害虫生长,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空间,但是在昆虫中,除了这些害虫外,还有一些虫类是害虫的克星,如果明确其中的生物链,对于苗木病虫害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3春季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3.1明确防治思路
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防大于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优先生态防治”的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为:①在林业苗木栽种前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消毒,保障土壤环境健康,从而保证林业苗木的健康生长。②在栽培林业苗木时要对植株进行严格筛选,选取健康的植株,并做好苗木的检疫工作,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此外,还可以通过采取物理措施来改善苗木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在栽种苗木时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抹生石灰来防治部分虫害。③在林业苗木栽种后要对林业苗木进行定期的护理,及时施肥、浇水,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在肥料的选取方面要注意尽量选择生态肥和有机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因化学肥料使用不当造成的病虫害问题。
3.2做好春季苗木检疫工作
由于人工调运苗木的增加,导致一些具有毁灭性的病虫检疫对象被传播,增加了林木病虫害,需要林业苗木工作者在调运林业苗木时做好原产地的检疫工作,防止携带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苗木被带入目标林区。
3.3积极营造混交林
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能有效提高林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因此在人工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取林业苗木进行搭配和交替种植,以此营造混交林并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营造混交林时要最大程度地利用本地乡土树种,尽量减少外来树种的引进,降低外来病虫害侵袭的可能,保证森林的良性循环。
3.4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法是一种依据病虫害本身不同的生活特点,利用物理手段如高温、电、光、辐射以及塑料薄膜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预防的方法。例如,立枯病的发病原因为立枯丝核菌在土壤湿度大、温度达到24~28℃时,生长旺盛,若苗木生长地点地势低洼、土壤湿黏,或者使用了没有完全腐熟的农家肥,都可能造成立枯病的暴发。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可将苗木种植在地势较高、排水性好、土壤疏松的地区,种植前在该地区熏蒸福尔马林,并用塑料薄膜盖紧,一周后揭膜,土壤耙松,两周后进行苗木种植,从而降低立枯病的发生概率。若依照上述方法仍有立枯病发生,就在发病苗木根部撒上适量的草木灰,杀死立枯丝核菌。
3.5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如喷雾、熏蒸、注射、涂抹、土施等方式,使用化学药剂实现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对虫下药,控制药剂的种类、使用剂量、施用时间间隔,从而确保药剂的防治效果。例如介壳虫是一种在冬季以卵的形式寄生在苗木根部,春季出土对苗木造成危害的昆虫。为避免介壳虫对苗木的伤害,可在春初刮出树根部的老皮,并在此处涂上虫胶,避免介壳虫上树。在发现虫卵的部位,涂抹护树将军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者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杀死虫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工程中,春季是苗木病虫害的主要发作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对具体的病虫害种类以及性有一个具体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防治措施融入到病虫害治理工作中,包括生物防治以及遥感技术等,为林业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季凤华.关于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83.
[2]周春梅.试论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的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