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钾素效应及施用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唐明丹
[导读] 摘要:通过试验可知,处理3产量最高,亩产670.94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24.08%;其次是处理4,亩产589.07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8.94%;处理2亩产582.00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7.63%;处理5最低,亩产548.16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1.38%。
        黑龙江省建三江二道河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科技园区  156330
        摘要:通过试验可知,处理3产量最高,亩产670.94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24.08%;其次是处理4,亩产589.07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8.94%;处理2亩产582.00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7.63%;处理5最低,亩产548.16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1.38%。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供钾量分别是7.39 kg/667㎡和7.93kg/667㎡。处理3的钾肥利用率为51.8%。生产100kg稻谷吸钾量不同,变化范围在1.47~1.72kg之间,平均值是1.57kg。最大钾肥量为5.11kg/667㎡(硫酸钾K2O50% 10.22kg/667㎡),此时产量为634.11kg/667㎡;最佳产量的施钾量为4.83kg/667㎡(硫酸钾K2O50% 9.66kg/667㎡),最佳产量为633.80kg/667㎡。
        关键词:水稻  钾肥  产量  施肥参数
        0 前言:钾肥是水稻必须的大量元素肥料之一,钾在一些重要的生理代谢上如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转移等,钾都具有触媒作用,能促进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钾还有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钾对植物体内多种重要的酶有活化剂的作用。适量的钾能提高光合作用和增加稻体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能使细胞壁变厚,从而增强植株抗病、抗倒伏能力。钾还可有效的预防水稻病害的发生。通过该项试验,研究钾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钾肥的利用率,旨在研究钾素的临界指标,建立寒地水稻钾素施肥指标体系,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1年试验地选择在二道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水稻试验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4.9﹪,碱解氮214mg/kg,有效磷35.9mg/kg,速效钾152.2mg/kg,PH值5.19,秋翻地,耕层18—20㎝。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N46%) 磷酸二铵(N18%  P2O546%) 硫酸钾(K2O50%)
        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  主茎11片叶。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为0.3亩,单排单灌。试验设5 个处理,即0 、1 、2 、3 、4水平,0 不施钾肥,2 为正常施肥水平,1 为正常水平的0 . 5 倍, 3 为正常水平的1 . 5 倍,4 为正常施肥水平的2 倍。
        氮、磷用量与常规施肥相同。尿素(N46%)9kg/667㎡,磷酸二铵(N18%   P2O546%)6kg/667㎡,硫酸钾(K2O50%)10kg/ 667㎡。氮肥按照基:蘖:穗肥4 : 3 : 3的比例施用;磷肥100%基施;钾肥50%做基肥,50%做穗肥。各小区单排单灌,其它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各处理分别为:
        处理1:施钾0水平(CK)
        处理2:施钾1水平5kg/667㎡(纯钾2.5kg/667㎡)
        处理3:施钾2水平10kg/667㎡(纯钾5kg/667㎡)
        处理4:施钾3水平15kg/667㎡(纯钾7.5kg/667㎡)
        处理5:施钾4水平20kg/667㎡(纯钾10kg/667㎡)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及含钾量
        2.1.1 水稻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动态
        表1 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动态      单位:g/m2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也随之增加,当达到处理3水平时,干物质积累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2.1.2 水稻不同处理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含量
        表2不同处理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钾素含量  单位:%
        从表2中可以看出,抽穗期和茎秆中的含钾量均高于籽粒中的含钾量,说明钾主要分布在茎秆里;成熟期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全株含钾量也随之增加,当达到处理3水平时,全株随着钾肥用量的提高,含钾量呈下降趋势。
        3结论
        3.1 处理3产量最高,亩产670.94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24.08%;其次是处理4,亩产589.07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8.94%;再次是处理2,亩产582.00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7.63%;最低的是处理5,亩产548.16kg,比处理1(空白对照)增产1.38%。由产量结果可知,随着钾肥量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达到处理3水平时产量最高,然后,随着钾肥量的继续增加,产量随之呈下降趋势。
        3.2 生产100kg稻谷吸钾量不同,变化范围在1.47~1.72kg之间,平均值是1.57kg。
        3.3 土壤供钾量7.93kg/667㎡,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供钾量分别是7.39 kg/667㎡和7.93kg/667㎡。
        3.4 亩施纯钾总量是2.5kg、5.0kg、7.5kg和10.0kg时,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6%、51.8%、16.3%、15%,平均为 29.78 %。
        3.5 最大钾肥量为5.11kg/667㎡(硫酸钾K2O50% 10.22kg/667㎡),此时产量为634.11kg/667㎡;最佳产量的施钾量为4.83kg/667㎡(硫酸钾K2O50% 9.66kg/667㎡),最佳产量为633.80kg/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