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 155802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发展规模也不断壮大,但农业机械维修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也降低了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延长机械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农业机械;常见故障;养护
农业机械是一种设计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农用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机械设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情况,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所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增加其使用年限,还能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收益。
一、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技术保养与维修的重要性
做好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技术保养与维修尤为重要,通过维修与保养,不仅仅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机械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有效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事实上,在频繁地使用农业机械以后,由于使用次数的增多,使用时间的延长,一些零部件往往会变得迟钝,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农业生产。所以,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维护与保养尤为重要。
二、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1、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不到位
首先,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是农用事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是保证农用机械高效安全、环保、低碳运行的重要环节,但国家没有一体化的农用机械维修保养管理措施来保证农用机械的安全使用,比如没有严格统一的考核制度来认证农用机械维修人员等;第二,农用机械维修保养宣传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农用机械推广体系不完备,不仅影响了农村机械化发展速度,还影响了机械维修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第三,基层维修保养站点建设不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购置农用机械的人越来越多,但与之相应的售后维修站点却存在稀缺现象,导致机械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维修护理。
2、维修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维修人员的职业素养表现在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两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部分机械维修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对机械设备结构不了解,在维修时,只是凭感觉进行拆装,导致机械原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新的问题;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部分维修人员缺乏责任心,贪钱省事,不能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导致机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3、农民掌握的机械知识少
首先,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掌握农用机械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未能全面发挥机械功用,并且操作不当还会造成机械磨损和机械故障等现象,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其次,农民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比如,机械运行时出现零件脱落情况,很多农民忘记切断电源直接进行零件维修工作,导致一些伤亡事故发生;再次,绝大多数农用机械是农民私有的,部分农民没有意识到机械维修的重要性,不能定时对机械进行维修保养,导致机械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三、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原因分析
对于农业机械而言,之所以会发生一些故障,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受到使用者综合素质的影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不合理的操作,甚至是违规的操作,这些操作行为往往会导致农业机械故障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很少有机会参加与农业机械使用相关的知识培训,导致很多使用者并没有意识到平日加强对农业机械检查与保养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机械使用故障的发生。
另外,机械搁置时间过长,使用时就会较为迟钝;农民的操作技术熟练度不高;没有参加相关的使用知识培训;忽略了平时对农业机械的检查及保养工作。
四、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技术保养与维修策略
农业机械使用率越来越高,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也越来越专业,相对市场的领域很宽广。当农业机械发生问题时,要及时找到出现问题的部件和源头,不要让发生故障的机械继续运作,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另外,要想真正做好这项工作,还要注意:
1、设立农业机械的维修点
一是农业机械的生产商在有些城市会设维修处,对其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二是拥有“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的维修点,当农户的机械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的时候,可以先到生产商的维修处去咨询,然后可以去拥有证书的维修点修理。完成维修后,可以跟维修处要相关的票据,在规定时间内机械发生故障可以拿票据到维修点再次维修。如果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去投诉。
2、有规律地进行检修调试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时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做检修、调试,检查农业机械是否正常,保证农业机械能高效率地进行作业,农业机械在进行长久的作业之后,会发生一些故障,只有平常注意定时做检测维修,才能保证农机使用的顺畅、便利。
3、进一步规范农业机械维修市场
农业机械维修部门必须拥有齐全的设备,维修人员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措施,注重对机械维修行业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规范维修市场,使农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来促进农机维修行业的快速发展。
4、做好农业机械的日常保养
日常保养就是说即便在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中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有规律地对机械进行养护,清心的养护可以增强机械的功能,能延长机械的使用时间,可以使机械在生产作业时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
(1)农业机械的保养注意事项。农业机械在保养时,要根据使用说明来进行,按照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对相关的设备要定时维修,要使农业机械能达到运行、旋转、上下浮动灵活,不能生锈、迟钝。一是将农业机械放在通风干燥处,及时清理杂草、冲洗污泥,保证各部件外表清洁、干燥,减少锈蚀;二是把水管及水箱里的冷却水排放干净;三是起动机器运转约20秒钟,以便把机体内的残留水分挥发掉;四摇转曲轴,置机器在压缩行程开始位置(此时,进排气门处于关闭状态,高压油泵的滚轮又不受凸轮轴的凸轮紧压),保持此位置不动,把进排气管口包扎起来,以防止落入虫子及其他杂质;五是经常擦洗,使机身不生锈,必要时给予补漆,以防锈蚀;六是每隔两个月左右,解开进排气管口的包扎,起动机器运转十几秒钟(不用加冷却水),再置机器于原来的停放位置,并重新包扎好进排气管口。(2)做好农业机械闲置时的保养尤为重要。农业生产分不同的季节,每当一个季节农业生产的作业完成后,很长时间后才会再次使用,机械就会生锈、迟钝,或者有的部件找不到,那么就会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当机械闲置的时候,要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可以对机械进行清洗、润滑,定时检查、调试农业机械的主要部位,使用过程中有问题的部件要及时更换,所以,机械长时间不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附带的说明说来开展放置养护工作,使机械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3)有针对性的保养。机械出现故障以后要对发生故障的部位单独进行保养,如,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物体相撞,这种情况可以对损坏的部件进行维修和养护,使机械尽快能够再次投入到农业生产作业中。
结束语:我国农用机械的维修存在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民维修知识欠缺、维修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加强维修管理工作的落实、严禁私自改造机械、加强对农民维修保养工作的技术指导等方面来解决农用机械维修保养不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