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肥精确定量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唐明丹 孟祥宇
[导读] 摘要:通过试验结果可知,亩施纯氮总量是5.2kg时,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85.96%;应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精确计算,当亩产量为600kg时,每亩需纯氮4.32kg。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二道河农场科技园区  156330
        摘要:通过试验结果可知,亩施纯氮总量是5.2kg时,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85.96%;应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精确计算,当亩产量为600kg时,每亩需纯氮4.32kg。
        关键词:水稻  氮肥  产量
        0 前言
        氮素是作物生产上施用量最多的肥料,氮肥施用量过多是垦区水稻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应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精确计算施氮量的关键是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等三个参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此设计本试验旨在确定本地区水稻精确定量的参数值,提高氮肥运筹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种植户科学施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同时促进稻作技术的创新、发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二道河农场科技示范园区水稻试验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9﹪,碱解氮142.7mg/kg,有效磷31.9mg/kg,速效钾201.8mg/kg,PH值5.62,秋翻地,耕层18—20㎝。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尿素(N46%) 过磷酸钙(P2O543%) 硫酸钾(K2O50%)
        供试水稻品种:空育131  主茎11片叶
        1.3 试验设计
        氮肥的施用时期、施用量和比例,详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比例(单位:%  kg/667㎡)
        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氮肥施用量和运筹均参照水稻高产田;处理2:不施用氮肥(磷、钾肥同处理1)。采用小区对比,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0.1亩,在生产田进水口处筑埂围成30~40㎡的不施氮区。小区间筑埂复膜隔离,各小区有独立的排灌系统。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如下:过磷酸钙(P2O543%)6.4kg/667m2,纯磷2.8kg/667m2;硫酸钾(K2O50%)10kg/667m2,纯钾5kg/667m2。磷肥100%基施,钾肥60%基施、40%做穗肥。
        2 结果与分析
        2.1.1 水稻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动态
        表2  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动态      单位:g/㎡
        研究表明植株器官中干物质生产的分配(积累比例)表现为:抽穗前茎秆积累的比例减少,叶片积累的比例增加,在分蘖中期、幼穗分化始期、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变化一致; 抽穗后则稻穗(稻谷、枝梗、秕谷)积累的比例减少,稻草(茎秆和叶片)积累的比例增加, 导致成熟期谷草比(稻谷/稻草)下降。
        从表2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抽穗期还是成熟期处理1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处理2,说明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植株的干物质也随着增加,处理1的谷草比为1.088,处理2是1.067,最低的是处理2是1.043。
        2.1.2 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含量变化
        表3  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素含量变化    单位:%
        从表3中可以看出,抽穗期和籽粒中含氮量较高,成熟期的茎秆含氮量较低,说明成熟期茎秆中的养分,都向籽粒转移了。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4   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从表4中可以看出,处理1的株高、穗长、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比处理2(不施氮)高。
        2.3 不同处理氮素累积动态和生产100kg稻谷吸氮量
        表5 不同处理氮素累积动态和100kg经济产量需氮量
        从表5中可知处理1生产100kg稻谷吸收的氮量是2.14kg,处理2产生100kg稻谷吸氮量是1.84kg,全部来自土壤。
        2.4 土壤供氮量
        根据土壤供氮量=空白区稻谷产量×稻谷含氮率+空白区秸秆重量×秸秆含氮率,可计算出土壤供氮量:土壤供氮量=496.2×1.12%+475.7×0.75%=9.13kg/667㎡。
        2.5 氮肥当季利用率利用率
        氮肥表观利用率计算方法:用处理1或大田的亩吸氮总量减去处理2(空白区)的吸氮总量,再除以氮肥施用量即得出氮肥当季利用率。
        通过计算可知,氮肥当季利用率为85.96%。
        3 结论
        3.1 施氮区谷草比是1.088,空白对照是1.043;施氮区 生产100kg稻谷吸氮量2.14kg;土壤供氮量9.13kg/667m2。
        3.2 亩施纯氮总量是5.2kg时,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85.96%;应用斯坦福(stanford)公式精确计算,当亩产量为600kg时,每亩需纯氮4.32kg。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