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当前,大数据的定义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但是其内涵已经被人们认可,档案资源在其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明显的顺应大数据的特征,但是就当前档案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无法充分的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要对其予以重视。
关键词:基层 档案管理 有效措施
一、基层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会议资料、文件存储、档案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核心要求是在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指导下为基层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领域新型技术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难以真正的满足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1、档案管理队伍综合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必须认识到,档案工作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尤其是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基本上不可能作为主体性工作存在,因此大部分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一般都由资料员、技术员兼任。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频繁更换,客观上影响了整体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不利于基层档案管理队伍技术的革新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多个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在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现有的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完成基础的档案存储、资料收集工作,对于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则一知半解,严重的影响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除此之外,大量新兴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和管理工具的出现,也同样受到现有的管理工作队伍素养不高的影响而难以普及,这一点值得我们给予必要的关注和重视。
2、传统档案管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
客观上来说,图片是档案存储过程中表达能力最强的一种方式,同时该方式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引入,能够有效的保存那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档案。而当前阶段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存储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带来的大量珍贵历史档案资料的损失让人扼腕叹息。新形势下,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新型档案模式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改进现有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其技术水平。
3、基础档案收集工作完成情况尚不乐观
在基层档案的管理过程中,档案收集是保证档案服务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而档案资源的整体利用现状更是直接受到了基础档案资料收集质量的严重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更好的完成档案收集工作,就成为当前我国广大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所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但是必须认识到,当前仍然有大量的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大量的档案不经分类就进入存储阶段,同时存在编号不统一、目录索引残缺等问题的存在,更是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档案资源的利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是沿袭自计划经济时期档案管理办法的工作思想在作怪,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从思想上加以改进,让我们广大的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基层单位工作展开的重要意义。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缺乏专业知识,对业务不熟悉。
事实上,许多档案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不都是档案专业出身的,也有一部分人在工作之前未曾接触过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边学习边工作在档案工作中不断摸索。
这极易扩大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随意性,他们的业务水平比较低,工作的时候经常由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比如在整理一些档案时发现有质量问题了会将其随意丢弃,这就容易使档案的一些重要信息泄露。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并对业务不熟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档案工作来说是极为有害的。
2、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工作认知不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包括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在经济、社会地位以及其他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由此,正在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也随之减弱,主动想要把档案工作做好的意愿不强烈。再加上档案工作的工作量大,重复性强,枯燥烦琐,使得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产生厌倦情绪,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在档案工作方面懒散,档案事业发展易受到严重影响。
3、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由于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条件性很强的工作,许多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做这项重复性的服务工作时思维容易僵化,认为只要把日常工作做好,不犯什么大错就算完成任务了,殊不知这正是档案事业无法加速发展的巨大阻碍。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不能接受新生事物,不抱着主动学习态度的人是会被社会所抛弃的。如果档案管理人员继续处于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状态,档案工作将止步不前。
三、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建议
1、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档案管理工作
诚如上文中所介绍的,我国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信息化特点,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加强电子档案的基层建设工作,推进声化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大事记”档案建设。电子档案存档需使用专门的存储设备,控制电子档案存放的温湿度,通常为18摄氏度,湿度39%左右,同时做好磁场防护、防尘工作,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2、充分发挥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常规作用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基层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为基层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作为我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信息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最前线,只有档案资源被合理的利用,才能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业务素养水平欠佳,必然严重的影响一系列基层工作的开展。而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不断的提升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为档案管理综合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不断加强我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进一步规范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增加投入、完善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档案存储、档案标号制度体系,并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基层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的平稳有序进行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使之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保证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足够的人员作为保障。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的提升自我素养,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出积极的努力。当然,必要的档案建设投入同样是保证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如增加存储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管理软件等,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支持。
四、总结
总而言之,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是推进我国各行业发展、尤其是基层单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够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管理队伍,这是保障我国档案管理事业能够可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