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的表达与应用 肖泽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肖泽然
[导读]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建筑体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
        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伊犁分公司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建筑体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质量以及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相关建筑工程单位针对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加以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对其中存在的各种设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来加以解决。但是由于社会当中存在一部分建筑工程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了一系列豆腐渣工程,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表达与应用
        引言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房屋建筑市场逐渐饱和,导致社会对房屋建筑需求量发生明显改变,使得建筑行业竞争局势更加激烈,为了确保建筑企业在竞争中不断生存和发展,革新和优化施工技术成为企业有利竞争的手段之一,不仅促进了建筑项目整体结构的改进,而且提高了建筑生产效益,降低了成本。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以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见的优化技术方法,为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明确的现代设计概念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在于缺乏明确的设计概念。很多建筑结构设计师在对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仍然采用过去的经验与原有的设计图纸,导致在新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缺乏全面、整体性的设计,使得房屋在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性问题。而且,由于设计概念的传统,设计标准也就成为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摆设,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缺乏功能性与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不科学与不合理性,易出现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十分混乱的局面,也非常影响房屋建筑过程中质量的把控。建筑结构设计是房屋建筑过程中首要环节,设计师合理控制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与概念,不仅可以提高房屋建筑过程的质量,也可以提升建筑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不断满足当下人们对高品质、高质量事物的追求,也匹配了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结构布置不合理问题
        在建筑结构布置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和承载力的分布,但在复杂结构中,一方面设计人员未能全面了解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另一方面结构的复杂性使定量分析无法满足实际设计需要,无法保证建筑结构规则,导致出现结构布置不够合理、建筑结构规则性缺失的现象。
        2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的表达方式
        2.1结构构件的消隐处理
        建筑立面通常是设计表达的重点,建筑师为了表达空间的透明性,为了将室外环境向室内渗透,或是为了突出建筑纯粹明确的体量,往往希望建筑立面都做得干净通透,要求结构构件尽可能做到“消隐”的状态。在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设计的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亭中,立面与大部分空间划分使用玻璃幕墙,房间由各种不同形态的弧形玻璃围合,使得空间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房间的概念而形成了“流动空间”。为了凸显这种效果,建筑立面以及内部的竖向结构构件都进行了消隐处理——通过构件尺寸的最小化、后退于玻璃完成面或是隐藏在局部实体墙内。柱网排布并不依照通常的正交规律,而是依据功能与表现需求呈不规则分布,进一步弱化了结构体系的存在感,使得设计意图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2.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更加先进的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加以使用,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设计工作原则。在实践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工作层次以及积累大量的设计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使用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软件来进行操作,有效保证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建筑结构的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引起相关工程单位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单位需要有效结合工程的实际开展状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针对每一个建筑结构设计环节以及相对应的技术环节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把控。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存在不良的偷工减料或者是使用不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材料等行为需要给予严厉的处罚,从基础上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设计有效性,防止建筑结构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
        2.3结构构件的强化体现
        有时候受到条件的制约,无法做到让结构构件完美“消隐”,或是有时候希望通过结构构件达到设计效果,建筑师与结构师就需要磨合来找到外露结构的表达形式。可以通过对梁柱等重复构件的均质化以及节奏感的控制,或者对网壳等划分规则的调整,形成不同的空间秩序和体验。在现当代建筑潮流中,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尤其善于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呈现,表达结构的韵律并赋予动态的形式。例如在他领衔设计的纽约世贸中心新交通枢纽中,纯白色钢结构通过精心设计的尺寸和重复韵律,同玻璃一起打造了一个延伸向天空纪念性公共交通空间,通过充满张力的结构所表现的外观如同展翅欲飞的和平鸽。但业界也有质疑称他的部分作品有过度使用结构构件的成分,这需要辩证地看待建筑与结构表现力和项目造价、场地文脉等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做出评判。
        2.4保证结构的整体与协调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性、科学性、协调性与完整性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建筑的类型,根据建筑类型,设计合理有效的建筑图纸,并保证图纸内容的协调与完整,这样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实现房屋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开展之前,要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快速、积极的有效应对,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整体的合理性与质量。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满足社会、人民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居住着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服务。
        结束语
        优秀的建筑往往是“形”与“力”的完美统一。建筑空间的要求推动结构体系的发展,结构体系的发展对建筑形式的形成又起到关键作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促使当代建筑设计思潮呈现出传统“坚固、实用、美观”基础之上的百花齐放状态——亦或是经济高效亦或是绿色节能。正如日本结构大师坪井善胜所言:“结构的美在合理的近旁”,当代建筑师把握好时代给予的机会,与结构师紧密合作、协同设计,将会诞生更多为人们所铭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宋慧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9(36):137-138.
        [2]黄修月.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新方法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74-75.
        [3]郎明伟,王攀.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4):199-200.
        [4]凌潇.试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及对策[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9:109-110.
        [5]刘畅.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居舍,2019(35):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